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135189|回復: 112

清華七《子犯子餘》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4-23 13: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子犯子餘》“不閈(扞)良詿(規、佳),不(敝-蔽)又(有)善”。清華讀書會以為:閈當讀為扞,與“蔽”同義,皆當訓為屏藩,即保護之意。《韓非子·存韓》:“韓事秦三十餘年,出則為扞蔽,入則為蓆薦。”
今按:扞、蔽似不是保護這樣的積極意義,而是扞禦或扞蔽、阻蔽等掩阻賢良的行為,如《史記》“嫉贤妒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
 樓主| 發表於 2017-4-23 14:47 | 顯示全部樓層
從“雨”從“鳧”那字是“雹”字,簡文可能不通假為別字
發表於 2017-4-23 17:00 | 顯示全部樓層
1.簡1,相關釋文當標點爲(我們的改動之處用下劃綫標出,下同):

……耳自楚適秦,處焉。三歲,秦公乃召子犯而問焉。

2.簡2,相關釋文當讀爲:

毋乃猷心是(寔)不足也乎?

3.簡4:不閈良詿(規)
“閈”恐即“嫺”字。古“干”聲、“閒”聲的字多通用之例,參見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第727頁。

4.簡10:猷(猶)叔是聞遺老之言,必尚(當)語我哉。
“是”似當讀爲“寔”。
發表於 2017-4-23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簡1-2秦穆公問子犯:“胡晉邦有禍,公子不能【之+廾】焉,而走去之,乃猷心是不足也乎?”(同樣的話又見於簡3-4),整理者認為【之+廾】讀為止,訓為居。但簡2-3中的子犯答語,是在說明為何重耳不從晉國驪姬之亂中謀取利益。所以【之+廾】似當讀為“恃”,字或是“寺”之異體。“不能恃焉,而走去之”的“焉”指代晉國的禍亂,“之”指代晉國,這句話是說,晉國有禍亂,重耳不能趁著禍端從中為自己謀取利益,卻離國出走,大概是你們的謀略心思太不夠用了吧。這樣發問方能與答語切合。
發表於 2017-4-23 18:06 | 顯示全部樓層
簡1-2秦穆公問子犯“胡晉邦有禍,公子不能【之+廾】焉”一句的“【之+廾】”整理者读“止”可从,但训“居”语义似不通畅,疑可训“停止”“阻止”。《广韵·止韵》:“止,停也。”晋国有祸,不但没阻止它,反而逃离晋国。“胡……而”包含这种转折关系。
發表於 2017-4-23 19:49 | 顯示全部樓層
《子犯子餘》簡11+12:四方夷莫後與人,面見湯,若[雨+鳬](暴)雨方奔之,而廌(?)䧹焉,用果念(堪)政(征)【11】九州而 [宀+黽+甘]君之後世。
“與人”從馬楠先生斷讀。“[雨+鳬] 雨”疑讀爲“暴雨”。“鹿”字釋可疑,寫法也有訛誤,可能是“廌”或從“廌”的字。“念政”原讀爲“臨政”,按此句“念”應與清華一《保訓》簡3:“恐弗念終”之“念”義應近,《保訓》之“念”有讀爲“堪”者,此處或亦然,不過讀爲“勘”也通。
 樓主| 發表於 2017-4-23 20:00 | 顯示全部樓層
簡1-2秦穆公問子犯“胡晉邦有禍,公子不能【之+廾】焉”,按此“【之+廾】”也可能讀作“待”,訓禦(《匯纂》744頁)。《管子·大匡》:“今若殺之,此鮑叔之友也,鮑叔因此以作難,君必不能待也,不如與之。”可以參考。 “命訟獄拘執睪釋遣”,清華讀書會讀“遣”的字也可能讀“滯”,唯不知上下文意,姑妄猜測如此
發表於 2017-4-23 20:40 | 顯示全部樓層
簡11的所謂“鹿”字    2222.jpg
發表於 2017-4-23 21:29 | 顯示全部樓層
簡8秦穆公問蹇叔:“曷有僕若是而不果以國,民心信難成也哉?”整理者訓“果”為終,訓“以”為有,不果以國即不果有國。按,此句似當斷作“曷有僕若是而不果?以國民心信難成也哉”。“不果”古書常見,沒有成功、沒有達成願望;“以”,因為;“國民心”即國民之心,《晏子春秋》外篇有“以傷國民義哉”,“國民義”、“國民心”結構相同。這句話意思是:(重耳)為何有這樣好的僕人還不能成功呢?是因為國家民眾之心實在難以收歸嗎?
發表於 2017-4-24 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簡4:不閈良詿(規)
“閈”從讀書會石小力先生讀“扞”,可改訓為抵制抵觸,“不扞良規”即不抵制有益的規諫。“良規”也見《三國志•魏志•王朗傳》:“朕繼嗣未立,以為君憂,欽納至言,思聞良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9 08:44 , Processed in 0.0402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