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0-08-30 09:03:46 瀏覽次數:1797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所)
(首發)
近日拜讀單育辰《郭店〈尊德義〉〈成之聞之〉〈六德〉三篇整理與研究》,感覺書中所列諸家編聯方案似乎都還存在一些問題。這裏不避譾陋,提出三篇新的編聯方案及其分章意見。簡文主要從漢籍全文檢索系統複製,並據單書引列諸說略作修改,少數地方臆作改補,未及全面深思,妥當與否,敬請方家指正。
明德(尊德義)
(一)为故率民向方者,唯德可。德之流,速乎置郵而傳28命。其載也無厚焉,交矣而弗知也。明德者,且莫大乎禮樂。29故為政者,或論之,或養之,或由中出,或設之外,論列其類30焉。
(二)治樂和哀,民不可敔也。反之,此往矣。刑不逮於君子,禮不31逮於小人。攻(惡)<則>往者復,依惠則民材足。不時則無勸也,不32愛則不親,不寬則弗懷,不理則無威,不忠則不信,弗勇則33無復。□則民悻,正則民不隱,恭則民不怨。均不足以平政,寬34不足以安民,勇不足以沒眾,博不足以知善,決不足以知倫,殺35不足以勝民。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命,而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也,36下必有甚焉者。夫唯是,故德可易而施可轉也。有是施,小37有利,轉而大有害者,有之。有是施,小有害,轉而大有利者,有之。38
(三)賞與刑,禍福之基也,有踐之者矣。爵位,所以信其然也。正禁所以2攻[惡]也。刑罰,所以正邪也。殺戮,所以除害也。不由其道,不行。仁為可親3也,義為可尊也,忠為可信也,學為可益也,教為可類也。教非改道也,教之也。4學非改倫也,學己也。禹以人道治其民,桀以人道亂其民。桀不易5禹民而後亂之,湯不易桀民而後治之。聖人之治民,民之道也。禹6之行水,水之道也。造父之御馬,馬之道也。后稷之藝地,地之道也。莫7不有道焉,人道為近。是以君子,人道之取先。察諸此所以知8己,知己所以知人,知人所以知命,知命而後知道,知道而後知行。由禮知9樂,由樂知哀。有知己而不知命者,無知命而不知己者。有10知禮而不知樂者,無知樂而不知禮者。
(四)善取,人能從之,上也。11尊德義,明乎民倫,可以為君。去忿戾,改惎勝:為人上者之務也,1不以嗜欲害其義。軌民,愛,則子也;弗愛,則讎也。民五之方格,26十之方爭,百之而後服。善者民必富,富未必和,不和不安,不安不樂。27善者民必眾,眾未必治,不治不順,不順不平。是以為政者教導12之取先。教以禮,則民果以勁。教以樂,則民弗得清旷。教以辯13說,則民褻陵長貴以妄。教以藝,則野以爭。教以技,14則民少以隱。教以言,則民訏以寡信。教以事,則民力嗇以湎利。15教以權謀,則民淫昏,遠禮,無親仁。先人以德,則民進善焉。16葸勞之軌也,為邦而不以禮,猶御之無策也。非禮而民悅24戴,此小人矣。非倫而民服御,此亂矣。
(五)治民非懷生而已也,25凡動民必順民心,民心有恆,求其養。重義襲理,言此章也,39行此文也,然後可就也。因恒則固,察慝則無僻,不黨則無17怨,恒畏則□□。夫生而有職事者也,非教所及也。教其政,18不教其人,政弗行矣。故終是物也而有深焉者,可教也而不可疑也,19可教也而不可迪其民,而民不可止也。尊仁、親忠、敬莊、歸禮,20行矣而無違,養心於子諒忠信,日益而不自知也。民可使道21之,不可使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桀不謂其民必亂,而民有22為亂矣。爰不若也,可從也,而不可及也。君民者,治民復禮,民除害知23生,故曰民之父母。親民易,使民相親也難。(六德49)
君子之教(成之闻之)
(一)君子之於教也,其導民也不浸,則其淳也弗深矣。是故亡乎其身而4存乎其辭,雖厚其命,民弗從之矣。是故威服刑罰之屢行也,5由上之弗身也。
(二)昔者君子有言曰:“戰與刑,人君子之墜德也。”是故6天降大常,以理人倫。制為君臣之義,作為父子之親,分31為夫婦之辨。是故小人亂天常以逆大道,君子治人倫以順32天德。大禹曰:“余茲宅天心。”蓋此言也,言余之此而宅於天心也。是故33君子衽席之上,讓而受幼;朝廷之位,讓而處賤。所宅不遠矣。小人34不逞人於恩,君子不逞人於禮。津梁爭舟,其先也不若其後也。言35語窮之,其勝也不若其已也。
(三)君子曰:“從允釋過,則先者豫,來者信。”36上苟身服之,民必有甚焉者。君純冕而立於阼,一宮之人不勝7其敬。君衰绖而處位,一宮之人不勝其[哀。君甲胄而立於陣],8一軍之人不勝其勇。上苟倡之,則民鮮不從矣。雖然,其存也不厚,9其重也弗多矣,是故君子之求諸己也深。不求諸其本而攻諸其10末,弗得矣。
(四)是<故>君子之於言也,非從末流者之貴,窮源反本者之貴。11苟不從其由,不反其本,未有可得也者。君上享成,不唯本,功[弗就矣]。12農夫務食,不強耕,糧弗足矣。士盛言不行,名弗得矣。是故君子13之於言也,非從末流者之貴,窮言反本者之貴。苟不從其由,14不反其本,雖強之弗入矣。
(五)上不以其道,民之從之也難。是以民可15敬導也,而不可掩也;可御也,而不可牽也。故君子不貴庶物,而貴與16民有同也。智而必信,故民欲其智之遂也。富而分賤,則民欲其17富之大也。貴而能讓,則民欲其貴之上也。反此道也,民必因此厚也18以復之,可不慎乎?故君子所復之不多,所求之不遠,竊反諸己而可以19知人。是故欲人之愛己也,則必先愛人;欲人之敬己也,則必先敬人。20
(六)《君奭》曰:“曩我二人,毋有合在言。”蓋道不悅之辭也。君子曰:“唯有其恒而29可能,終之為難。槁木三年,不必為邦旗。”蓋言貴之也。是以君子貴30成之。聞之曰:“古之用民者,求之於己為恒。”行不信則命不從,1信不著則言不樂。民不從上之命,不信其言,而能含德者,未之2有也。故君子之蒞民也,身服善以先之,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3民孰弗從?形於中,發於色,其淫也固矣,民孰弗信?是以上之恒24務,在信於眾。《詔命》曰:“允師濟德。”此言也,言信於眾可以25濟德也。
(七)聖人之性與中人之性,其生而未有非之。即於爾也,26則猶是也。雖其於善道也,亦非有澤藪以多也。及其博長而厚27大也,則聖人不可由與墠之。此以民皆有性,而聖人不可侔也。28是故凡物在疾之。《君奭》曰:“唯冒丕單稱德。”蓋言疾也。君子曰:“疾之,22行之不疾,未有能深之者也。娩之遂也,強之工也;墮之弇也,治之工也。”23是以智而求之不疾,其去人弗遠矣。勇而行之不果,其疑也弗往矣。21唯君子道可近求,而可遠向也。
(八)昔者君子有言曰:“聖人天德。”蓋37言慎求之於己,而可以至順天常矣。《康誥》曰:“不率大夏,文王作罰,38刑茲無赦。”蓋此言也,言不逆大常者,文王之型莫厚焉。是39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40
六德
(一)君子如欲求人道,[則必慎六位,任六職,以裕六德。夫如]6此,親戚遠近,唯其人所在,得其人則舉焉,不得其人則止也。48雖在草茅之中,苟賢[能秀出於眾],14而上有(殘24)[賞慶,則其民][莫不進其材藝,以求上之]賞慶焉,知其已有所歸也。材11[藝多方,其大者以治]人民,小者以修其身。為道者必由47此。
(二)何謂六德?聖、智也,仁、義也,忠、信也。聖與智就矣,1仁與義就矣,忠與信就<矣>。作禮樂,制刑法,教此民黎,使2之有向也,非聖智者莫之能也。親父子,和大臣,寢四鄰3之抵牾,非仁義者莫之能也。聚人民,任土地,足此民黎,4生死之用,非忠信者莫之能也。君子不偏如道。道,人之5[所以道,聖人之所道。不]由其道,雖堯求之弗得也。生民7[斯必有夫婦、父子、君臣,此]六位也。有率人者,有從人者;8有使人者,有事人[者;有]教者,有受者。此六職也。既有9夫六位也,以任此[六職]也。六職既分,以裕六德。
(三)六德者,10[貴齒崇德,尊祖尚賢,故謀諸]父兄,任諸子弟,大材藝者13大官,小材藝者小官,因而施祿焉,使之足以生,足以死,謂14之君,以義使人多。義者,君德也。非我血氣之親,畜我如其15子弟,故曰:苟濟夫人之善也,勞其藏腑之力弗敢憚也,16危其死弗敢愛也,謂之[臣],以忠事人多。忠者,臣德也。知可17為者,知不可為者;知行者,知不行者,謂之夫,以智率人多。18智也者,夫德也。能與之齊,終身弗改之矣。是故夫死有主,終19身不變,謂之婦,以信從人多也。信也者,婦德也。既生畜之,20又從而教誨之,謂之聖。聖也者,父德也。子也者,會埻長材21以事上,謂之義,上共下之義,以奉社稷,謂之孝,故人則為22[孝義,謂之]仁。仁者,子德也。故夫夫,婦婦,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六者各23行其職,而讒諂無由作也。觀諸《詩》、《書》則亦在矣,觀諸24《禮》、《樂》則亦在矣,觀諸《易》、《春秋》則亦在矣。親此多也,欽此多[也],25美此多也,道御止。
(四)仁,內也。義,外也。禮樂,共也。內立父、子、26夫也,外立君、臣、婦也。疏斬布绖杖,為父也,為君亦然。疏衰27齊牡麻绖,為昆弟也,為妻亦然。袒免,為宗族也,為朋友28亦然。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為昆弟絕妻,不為妻絕昆弟。為29宗族疾朋友,不為朋友疾宗族。人有六德,三親不斷。門內30之治恩掩義,門外之治義斬恩。仁類柔而速,義類刚31而絕。仁柔而暱,義刚而簡。暱之為言也,猶暱暱也,少而32轸多也。豫其志,求養親之志,盖無不已也。是以放也。
(五)男女33別生焉,父子親生焉,君臣義生焉。父聖子仁,夫智婦信,君義34臣忠。聖生仁,智率信,義使忠。故夫夫、婦婦、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此六者各35行其職,而讒諂蔑由作也。君子言信焉爾,言訦焉爾,故外36內皆得也。其反,夫不夫,婦不婦,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37臣不臣,昏所由作也。君子不啻明乎民微而已,又以知38其一矣。男女不別,父子不親。父子不親,君臣無義。
(六)是故先王之39教民也,始於孝弟。君子於此一偏者無所廢。是故先40王之教民也,不使此民也憂其身,失其偏。孝,本也。下修其41本,可以斷讒。生民斯必有夫婦、父子、君臣。君子明乎此42六者,然後可以斷讒。道不可遍也,能守一曲焉,可以諱43其惡,是以斷讒速。凡君子所以立身大法三,其繹之也44六,其衍十又二。三者通,言行皆通。三者不通,非言行也。45三者皆通,然後是也。三者,君子所生與之立,死與之敝也。46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0年8月30日00:26。)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