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3-05-25 15:26:12 瀏覽次數:2278
- 荆州王家嘴楚簡《孔子曰》試釋七則
-
(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
(首發)《江漢考古》2023年第2期發表趙曉斌先生《湖北荊州王家嘴M798出土戰國楚簡<孔子曰>概述》一文,文中所舉之例有一些與今本《論語》不同之處,因爲基本是語錄體,缺乏必要語境,理解起來較爲困難。筆者認為,《孔子曰》各章的編聯成篇,必然體現了纂輯者的匠心獨運。其間有“■”符號爲之割分篇章。因此,在缺乏或沒有更多可供文獻對照情況下,重視每章內部及前後附近各章之關聯,可能是目前解讀《孔子曰》這類語錄體文獻的一個方法。今得几處釋讀,略闡於下,不足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1)簡347+簡425:子貢曰:聞斯行諸?孔子曰:聞而弗行,焉用聞?
案:趙曉斌先生已指出,此段對話亦見於《論語·先進》,但在《論語》中“子貢”變成了“冉有”。《論語·先進》:“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也記載發此言者爲冉有。那麼,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本篇“子貢”爲“冉有”之誤。但梳理《論語》有關子貢事跡,似亦存在子貢之可能。
子貢口才非凡,在孔門四科中,列入“言語”一類,而冉有列入“政事”一類,與子路並列。《史記》載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1]言語突出者,往往行動力有所不足。結合《孔子曰》、若從這方面考察,會發現《論語》中一些與子貢有關的言語可以得到重新理解,如: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爲政》)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子路》)
案:以上兩條“先行”“行己”,孔子都在強調孔子欲子貢踐行之,從反面似可窺見“賜也退”。
又: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公冶長》)
案:孔子所謂的“非尔所及也”,若從子貢“賜也退”、行動力不足角度,理解起來便十分順暢。正因孔子看到子貢這一點,所以認爲“非尔所及也”。
又: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
案:據《論語》此處記載,一般認爲,孔子不談論天道,但《孔子曰》中已有孔子關於天道之討論,或以爲此乃孔子談論天道之證據。但轉念思之,是否存在這種可能,即子貢所“不可得而聞”之“性与天道”,恰因子貢行動力不足,孔子因材施教,故不與之討論,而後來《論語》的編纂者又據子貢之言擴大範圍及作了某些加工呢?
(2)簡438:孔子曰:善者行惑后喪。
案:不見今本《論語》及其他文獻。網友“鱼在藻”認爲:“斷句似爲‘善者行惑,後喪”更佳’。”[2]筆者認爲,此條以上言子貢、子路之所聞與所行之問題,此條係此,蓋亦承之論所聞與所行之事。蓋聞者有疑惑,孔子提出實踐乃檢驗之標準,故可斷作:善者(諸)行,惑后(後)喪。謂善爲踐行之,困惑便能消除。
(3)簡466+簡465:孔子曰:君子之以苟(敬),內(入)之以安。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案:本條後段爲“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則整章似當論君子出行與父母之關係,以體現孝子之意。“”,整理者疑作“教”,恐非。此當與《禮記·曲禮上》“夫爲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有關。此處鄭玄注:“告、面同耳。反言面者,從外來,宜知親之顔色安否。”[3]“”字此處可有兩種理解。一種“”可通“造”,即往也,出也,與內(入)正對。言君子外出,持身敬慎,以免發生他事,令父母擔心,返家則視父母安否。一種“”可通“告”。“告之以敬”,敬,敬慎,言君子外出,告訴父母自己將會敬慎之,父母不必擔心。“入之以安”,言君子歸來,則面告父母,自己平安歸來。這與鄭玄“知親之顔色安否”角度雖別,其於孝子之懷則一。從《禮記·曲禮上》“出必告,反必面”的角度看,後一種理解較佳。
(4)簡465+簡464:孔子曰:君考召,無諾。君子不以其所亡(無)孝。
案:網友“魚在藻”認爲當斷爲“君子不以其所,亡(無)孝”,其本《禮記·哀公問》:“求得當欲,不以其所”,鄭玄注:“所,猶道也。”筆者認爲,“所”釋“道”應該是極其罕見的用例,故不取。此處的“所”疑訓“處”,《荀子·王霸》“不可不善爲擇所而後錯之”,楊倞注“處也”。《呂氏春秋·謹聽》“僻遠幽閒之所”,高誘注“處也”。[4]
“君考”,即君父。《禮記·曲禮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5]《公羊傳·隱公元年》:“惠公者何?隱之考也。”何休注:“生稱父,死稱考。”[6]然父生亦可稱考。如《易·蛊》:“幹父之蠱,意承考也。”孔穎達疏:“對文,父没稱考;若散而言之,生亦稱考。”[7]《爾雅·釋親》:“父爲考,母爲妣。”[8]“無諾”,《曲禮上》“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引:“鄭氏曰:應辭,唯恭於諾。孔氏曰:父與先生呼召,稱唯,唯,𠰒也,不得稱諾。其稱諾,則似寬緩驕慢。”[9]
《孟子·公孫丑下》景子勸孟子朝齊王時曾講:
景子曰:“内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曰:“惡!是何言也!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爲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於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謂也。禮曰:‘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固將朝也,聞王命而遂不果,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10]
對於君召的“不俟駕”,《論語·鄉黨》“君命召,不俟驾行矣”,鄭玄注:“急趋君命,行出而车驾随之。”[11]《禮記·玉藻》亦載:“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在官不俟屨,在外不俟車。”孫希旦注:“此言人臣被召之法。鄭氏曰:……今漢使者擁節。不俟屨,不俟車,趨君命也。” [12]無論是後鄭之注,還是後來的清人集解,都沒有提到有君召應答的說法。可見,此當因為“急君命”而來不及應答施禮,不應答施禮,正表現“急君命”。
從景子所論“父子主恩,君臣主敬”角度看,“君考召,無諾”,孔子當分析父爲君之情況,故言“君考”,猶“君父”,這一議論角度在文獻中尚未見,值得重視。此時是從父之“無諾”,還是從君之“不俟駕”?其實關係到君臣、父子孰輕孰重的問題。在古代倫理體系中,父子之親,屬仁。君臣之敬,屬義。孔子選擇了“無諾”,可見孔子從親,選擇了仁的一面。擇仁而非擇義,亦符合孔子以仁作爲其理論思想體系之核心。孔子對於君臣之義不是盲從,其對於無道之君,也是不仕的。則此處的“君子不以其所亡孝”,“亡”可讀如本字,取“亡失”之意。此句大體言君子之孝舉,不因其所處(包括身份、地位、位置等)而丟失,本條所舉即面臨夾雜君臣複雜關係時的一個特殊情況。
(5)簡163+簡462:君子之㦷(勇)也,(氣)于義;小人之㦷(勇)也,果于死。
案:關於“”字,簡帛網論壇已有不少討論。網友“蜨枯”認爲“”可讀爲“愛”。網友“潘燈”認爲:“此字左部從‘火’無疑,古音中,旡與既同音,均爲見紐物部,故我們認爲,右上所從之‘旡’,很可能是‘既’的省寫。若此,原文就是楚簡當中常見之上從‘既’下從‘火’,讀爲‘氣’的異文。右下‘口’乃羨符。若此文確爲‘[既火](氣)’之異體,在簡中或可讀音近的‘迄’,迄有到、至之義。”網友“心包”認爲:“義與‘達’一致……,君子之勇歸宗於義。”網友“tuonan”認爲:“可以讀爲‘慨’,即慷慨之慨。”網友“知至”認爲:“讀爲‘愾’,怒也,謂激發。”[13]
筆者認爲,網友“潘燈”讀“迄”,“有到、至之義”,可取。但仍可他釋。此處在於君子與小人之對比,小人之勇,“果于死”,乃從氣概上言之,所謂匹夫之勇,雖“死”未必能即克成功。而君子之“勇”,當爲有所成就者。從此角度考慮,此處“”字,要表達出這層含義,可通“毅”。“”“既”古通用,《老子》五十二章 “既得其母”,帛書甲本“既”作“” [14]。二字古音當相同或相近。而“既”,古音見母物韻,“毅”,古音疑母物韻,亦當音近可通。《左傳》宣公二年:“殺敵爲果,致果爲毅。”孔穎達正義:“禮能殺敵人是名爲果,言能果敢以除賊。致此果敢乃名爲毅,言能彊毅以立功。”[15]孔氏注《尚書》“擾而毅”又謂:“𦤶果爲毅,宣二年《左傳》文。彼文以殺敵爲果,𦤶果爲毅,謂能𦤶果敢殺敵之心是爲強貌也。”[16]可見“果”乃從勇氣言之,乃是“果敢殺敵之心”,“毅”不僅有此心,還能成其功、“彊毅以立功”,乃兼從結果言之。
(6)簡461:孔子曰:道女(如)衰(蓑)。
案:“衰”二字,網友“予一古人”認爲“”疑讀爲“网”。[17]筆者認爲,此條上條言孝,本條忽變論道,其中當有得以維持聯繫者。當爲“衰”字,即“斬衰”之字,喪服也,亦孝子之服。“”字,此字疑爲“罝”字異體,或“”爲“罝”之省,而通“苴”,“罝”“苴”古音皆精母魚部,可通。《禮記·喪服》:“斬衰裳,苴絰杖。”[18]乃斬衰三年所服。三年喪服,經過小祥、大祥,不斷變服一部分喪服,最後至於服除,衣吉服如常。如《禮記·喪服小記》:“練,筮日、筮尸、視濯,皆要絰杖繩屨。有司告具而後去杖。筮日筮尸,有司告事畢而後杖,拜送賓。大祥,吉服而筮尸。”[19]疑孔子此以三年喪斬衰爲況,言道之衰減。從此角度,《論語·雍也》:“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包咸注:“言齊、魯有太公、周公之餘化。太公大賢,周公聖人。今其政教雖衰,若有明君興之,齊可使如魯,魯可使如大道行之時。”[20]所言即道遞衰爲魯、爲齊,正可與本條對觀。
(7)簡190:句(后)聞君子之言,(色)可里于人之忠。
案:“句”當讀作“苟”。“”,以“乇”爲聲,當通“度”。“于”,疑問副詞,相當於“乎”。《呂氏春秋·審應》“然則先生聖于”,高誘注“乎也”;《經傳釋詞》卷一:“于猶乎也。其在句中者,常語也。亦有在句末者,《管子·山國軌》篇曰:‘爲之有道于。’”[21]“忠”,當通“衷”。即此句當讀作:苟聞君子之言,度可里于?人之衷。《論語·里仁》“里仁爲美”,鄭玄注:“里者,仁之所居。居於仁者之里是爲美。”[22]與仁人同里,是爲美事,此是人心中所想,即“人之衷”。同樣,此處意謂如能得聞君子之言,則忖度可與之同里而居乎?這是人心中所想。
[1](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第2195頁。
[2]《荊州王家咀楚簡<孔子曰>初讀》第47#發言,簡帛網論壇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734&extra=&page=5。
[3](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中華書局2009年,第2668頁。
[4] 參見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853頁。
[5] 同3,第2748頁。
[6] 同3,第4771頁。
[7] 同3,第71頁。
[8] 同3,第5638頁。
[9](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中華書局1989年,第39頁。
[10] 同3,第5859頁。
[11] 同3,第5420頁。
[12] 同9,第818頁。
[13] 分別見《荊州王家咀楚簡<孔子曰>初讀》第27#、37#、38#、43#、46#發言。
[14]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第527頁。
[15] 同3,第4051頁。
[16] 同3,第291頁。
[17]《荊州王家咀楚簡<孔子曰>初讀》第26#發言。
[18] 同3,第2373頁。
[19] 同3,第3253頁。
[20] 同3,第5384頁。
[21] 同4,第55頁。
[22] 同3,第5366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為2023年5月24日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