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4-09-23 16:56:33 瀏覽次數:410
- 安大簡《仲尼曰》“華繁而實疏”新解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首發)
《仲尼曰》:“華繁而實疏,天;言多而行不足,人。”(《仲尼曰》1)
“疏”字原作之形,原整理者以此字乃“厚”字加“土”,應是“厚”的繁體,此條簡文又見《大戴禮記‧曾子疾病》引曾子曰:“夫華繁而實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說苑‧敬慎》記“曾子曰”作“夫華多實少者,天也;言多行少者,人也。”簡文意謂:花開繁盛而果實多,是天變化的規律;話說得多而做得少,是人為造成的。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據簡文,上引曾子語當本孔子。[1]此所謂“厚”字的釋讀,眾說紛耘,此不贅述;或以為上部從“石”,下部從“生”,或以此字從“石”聲,讀為“寡”。[2]此字從“石”聲的看法應該是對的,不過此字應讀為“疏”,指果實稀疏之意。
以下說明此從“石”聲之字讀為“疏”的語音條件及其詞義。首先,說通假的語音條件,這分三點來說明。
(一)張家山三三六號漢墓出土竹簡中有《盜跖》一篇,其上有自題篇名,此篇名原整理者隸定作“盜”,以為後一字從“豸”從“足”,讀作“跖”。[3]李學勤認為此字如果從“足”聲,則與鐸部的“跖”在通假上會有問題,所以原應從“疋”聲,古音在魚部,與鐸部為陰入對轉,因而通假,《說文》云“疋,古文亦以為足字”,其寫成從“足”或即由於此故。[4]李氏的看法應該是正確的。這是從“疋”聲字與從“石”聲之字通假的情形。因為“疏”從“疋”聲,而“疋”和“疏”為古今字,[5]簡帛文獻多見以“疋”為“疏”者。[6]所以,今本“盜跖”之“跖”,漢簡本從“疋”為聲,此例乃從“石”聲之字與“疋”(疏)具有音近關係,而此關係也可藉由以下兩點以為證明。
(二)《莊子‧外物》“嬰兒生无石師而能言”,《經典釋文》:“(石師)一本作‘所師’,又作‘碩師’。”唐寫本亦作“碩師”。[7]此“石”、“碩”、“所”三者為異文。陸志韋、林燾說明“石”和“所”這組異文的聲母是“齒磨擦音轉喉磨擦音者”的情形。[8]《說文》:“䝪,賚財卜問為䝪。从貝,疋。讀若所。疏舉切。”此“䝪”讀若“所”。又《說文》“疋”字引〈弟子職〉曰“問疋何止”,王筠《句讀》云:“今本作‘問所何趾’,‘疋’有‘所’音,以音讀易本文也。”此“疋”和“所”為異文。可見從“疋”聲之字和“所”音近,[9]而“所”與“石”又為音近相通的異文。上古音“石”為禪母鐸部,“疏”、“疋”、“所”皆為生母魚部,魚、鐸為陰入對轉,聲母關係如上述陸志韋、林燾所述。據此可見“石”和“疏”具有音近關係。
(三)《尚書‧梓材》:“惟其塗塈茨;……惟其塗丹臒。”《說文》“雘”字引《周書》曰:“惟其𢾅丹雘。”段注云:“〈梓材〉文‘𢾅’,孔穎達《正義》作‘斁’,衛包改作‘塗’,俗字也。”[10]此“塗”(涂)、“𢾅”、“斁”三者為音近相通之異文,[11]《說文》“度”字云“从庶省聲”,此“度”、“庶”二字皆當從“石”聲。[12]此乃從“余”聲和從“石”聲之字音近相通的情形。又《史記‧匈奴列傳》“比余一”,比余,《集解》引徐廣曰:“或作‘疏比’也。”《漢書‧匈奴傳》作“比疏一”,顏師古注:“辮髮之飾也,以金為之。‘比’音頻寐反。‘疏’字或作‘余’。”[13]此“余”和“疏”為音近相通的異文。[14]結合“涂”(塗,從“余”聲)和“𢾅”(從“石”聲)以及“余”和“疏”兩種音近相通的異文,可以說明從“石”聲之字和“疏”的音近關係。
以上從三個方面舉例說明從“石”聲之字和“疏”具有音近關係,據此可說明〈仲尼曰〉從“石”聲之字可讀為“疏”,表示稀疏之意。
其次,說明簡文“華繁而實疏”之“疏”的詞義。《呂氏春秋‧辯土》云:“農夫知其田之易也,不知其稼之疏而適也。”又云:“慎其種,勿使數,亦無使疏。”高誘注:“疏,希也。”此“疏”指稀疏之意。[15]又《論衡‧氣壽》云:
婦人疏字者,子活;數乳者,子死。譬若瓠,華多實少也。何則?疏而氣渥,子堅彊;數而氣薄,子軟弱也。[16]
這是說婦女生孩子稀疏,所生的子女存活率就高;生孩子頻繁,子女存活率就低。這裏以瓠瓜開花來比喻後一種情形:瓠瓜開花愈多,所結的果實就愈少。因此,〈仲尼曰〉“華繁而實疏”,意思是開花愈多,則所結的果實就愈稀疏;所謂“果實稀疏”,猶“果實不繁密”,[17]此亦指“果實少”的情況。《論衡‧儒增》:“堯舜雖優,不能使一人不刑;文武雖盛,不能使刑不用。言其犯刑者少,用刑希疏,可也。”此“用刑希疏”,指不常用刑,也指很少用刑之意。因此,有時候可以用“疏”或“希疏”來表達事物鮮少的情形。
把原整理者所釋“華繁而實厚”者改釋讀為“華繁而實疏”,在文意上就可以和《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華繁而實寡”、《說苑‧敬慎》“華多實少”所表示的相同:簡文〈仲尼曰〉說果實稀疏,傳世古書則說果實鮮少。近代戴禮說:“天生樹木,凡開花多必成實少,以豐乎此則嗇於彼,猶人之巧言者必鮮仁也。”[18]此說庶得其真意矣。
[1] 徐在國,〈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仲尼〉篇初探〉,《文物》2022年第3期,頁77。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編,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上海:中西書局,2022),頁43、45。
[2] 諸家的說法,可參孫永波,《《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集釋》(臺北: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3),頁8-12。梁靜,〈〈仲尼曰〉校讀及文本形態芻議〉,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23“新出土戰國秦漢簡牘文研究”,2023年10月24-25日。
[3] 荊州博物館編,彭浩主編,《張家山漢墓竹簡[三三六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頁31、146。
[4] 李學勤,〈《莊子‧雜篇》竹簡及有關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文庫‧李學勤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頁493-494。
[5] 《說文》“疋”字“一曰疋記也”段注云:“‘記’下云‘疋也’,是為轉注,後代改‘疋’為‘疏’耳。疋、疏,古今字。”
[6] 白於藍,《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頁321。
[7] 參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頁1071。
[8] 陸志韋、林燾,〈《經典釋文》異文之分析〉,收入《林燾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頁425、414。又見《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二)》(北京:中華書局,1999),頁608、596。收入後者書中的關於“石”“所”這組異文前的符號標示有誤,故當以前者為準。
[9] 參孫玉文,《上古漢語特殊諧聲中聲母出現特殊變化的大致時代的一些例證》,《上古音叢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頁324。
[10] 《說文》:“杇,所以涂也。”段注:“涂、塗,古今字。”可見“塗”本作“涂”。
[11] 《後漢書‧張衡傳》:“惟盤逸之無斁兮,懼樂往而哀來。”李賢注:“斁,厭也。音‘亦’,又音徒故反,古‘度’字。”據此可見“斁”和“度”的音近關係。
[12]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431-435。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546-547。
[13] 有關“比疏”的異文及其意義,可參勞榦,《漢晉西陲木簡新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頁24。
[14] 王維堤,《“余”與“洒家”之“洒”》,《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5年第3期,頁68。
[15] 張雙棣、殷國光、陳濤,《呂氏春秋詞典(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頁77。
[16] 其中“譬若瓠,華多實少也”八字,黃暉據《太平御覽》卷九七九引補,參氏著,《論衡校釋》(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頁28。明代類書《天中記》卷四十六亦引《論衡》有“譬若華多實少”句,參田宗堯,《論衡校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64),頁15。然亦有學者以此八字為舊注而非正文,參楊寶忠,《論衡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頁29。
[17] 《洞靈真經》:“慎其種,勿使數,亦無使疏”,何注:“數謂煩密。”此“煩密”和“稀疏”是相反的情況。參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頁3128。
[18] 參方向東,《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579。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24年9月23日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