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05-12-25 00:00:00 瀏覽次數:5976
- 千古之缺憾,文化的遗任
- ——破解《孙子兵法》底本之密码
-
《孙子兵法》在先秦文献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一部著作。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没能有一个读起来通顺的译本。对于译注者来说,或许认为自己对底本读得已十分通透了,也极尽其能地去使译本更通顺一些,然而却始终无法改变其最后的结果。其实我们读《孙子兵法》的所得,无论是从译本上去读,还是从底本上去读,都只是从片言只语上去领悟的,这是我们读《孙子兵法》普遍存在的一种真实状况,只不过是更多的人不自知而已。西方一些有识的军事学家在对《孙子兵法》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提出希望翻译家能够拿出一个更好的译本来(指西方语言的译本),以便能更清楚、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孙子兵法》。它提出的是一个相同的问题,或说是提出了一个由相同问题而衍生出来的问题。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问题呢?在我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中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孙子兵法》底本是一个错简十分严重的底本。整个十三篇除了《火攻》篇是完整的以外,其它各篇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简。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读的《孙子兵法》底本,其实是一个文字上完全混乱的文本。——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然而却是事实!在此我对《孙子兵法》底本的错简情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整个《孙子兵法》的错简,大致呈现为两种形式。一种错简形式,只是在本篇内的文字材料错置。如《始计》篇中的“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这一段,本是接在“兵者诡道也,故……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的后面,是论述了用兵方法之后,写给谋士们(《孙子兵法》本来所针对的“读者群”)的一段话,却错置于对“五事”论述的段落之后。从而使得这一段话在篇中显得十分的突兀,也是一直以来在其注释上产生纷争的症结所在。
再如《作战》篇中,共有三处错简:一是把“其用战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这一段论述不可长期在外作战的结语“故兵贵胜,不贵久”给割裂开,置于篇尾一个孤立的地方;一是把本是属于“故智将务食于敌……秸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后面的“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给割裂开,把它与本是属于篇尾(也是这一段的段落尾)结语部分的“故不尽知……兵不再籍,粮不三载”并在一起置于段落前端。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以来读《孙子兵法》的一些篇章,读起来概知其意,而文章的阅读与思维却总无法同步的原因(一般来说,语言和思维是同步的,语言的逻辑就是思维的逻辑,这是人类语言和思维共有的特性)。
再一种错简形式,是各篇目之间文字材料的错置。从第三篇至第十一篇,大都属于这种错简形式。这种错简形式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两相邻篇目之间文字材料的牵扯,如《谋攻》篇和《军形》篇,《虚实》篇和《兵势》篇。一种表现是多篇的文字材料混杂在一起,比较典型的是《九地》和《九变》篇。《九地》篇是十三篇中文字最多的一篇,它除了属于己篇的文字以外,还集中了本属于《九变》篇的大部分文字,以及《军争》篇中的部分文字。而《九变》篇文字极少,且根本就没有一个主题,却聚集、只是聚集了一些他篇散落的文字(惟有一句属于己篇)。
这种错简形式使得其错简就更为严重和复杂了。我们既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主题,更看不到对主题的完整论述,呈现给我们的完完全全的是一种语录体。——至今我们就是在语录体的层面上,去领会和认识《孙子兵法》的。我们所作的更多的、更高级的认识工作,就是在语录体的领会和认识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归纳和综合,进而去认识《孙子兵法》的整体思想的。
《孙子兵法》底本的错简不仅是在篇文上,在篇序上同样也存在有问题。《孙子兵法》各篇目之间是有紧密因承关系的,只不过在现在这种语录体下无法看出来。而现在所看到的序第乃是后人所加,《孙子兵法》真正的序第并不是这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错简,留传下来这么一个错简底本呢?除开根据银雀山出土汉简整理出来的汉简本外,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孙子兵法》底本是宋朝的,主要有三个版本:《平津馆丛书》所收影宋本《孙吴司马法》中的《魏武帝注孙子》、《续古逸丛书》所收宋本《武经七书》中的《孙子》和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现在看起来它们其实大同小异,皆是出自于同一个底本——一个错简底本。
那么这个最初的错简底本是如何形成,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综合各种史实来考虑,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秦当初下“挟书令”,除官方典章和法家之言其它百家之言是严禁阅藏的,(先秦文献大都是靠民间掩藏得以保存下来),至汉代汉惠帝四年民间掩藏才告解禁。《孙子兵法》也同样是靠民间掩藏得以保存下来,而在其出土时成为了散简,经复简后形成这么一个底本。
从其散简的规律来判断:原藏简是按篇序一卷一卷地叠铺在一个箱体内,散简是在出土时从箱体中取简时形成的。其中最上层的两卷和最底层的两卷散简较轻,这是因为最上层的两卷取出时,简绳虽然腐断,但散简尚包在卷内;最底层的两篇是在清除了上面的散简片后取出的,散简也包在卷内。而其余各卷除中间的《军争》篇较为完整外,散简情况比较严重,散开的简块和简片已分不清哪是属哪篇了。这是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前提下由自上而下的取简所造成。
而从底本的复简情况来看,当初的复简既非官方,也不是出之于大家。复简之人的文化并不太高,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家藏之人。在取出简卷后,面对面前的散简一筹莫展,只好作一个简单的整理保存下来。虽然在汉代曾对兵书作过四次整理,而之于《孙子兵法》来说只是一个形式,对这个家藏之人的复简并没有作任何的修正,只不过是起一个从民间收集的作用,使得其从官方渠道传世而已。也就是说,可能是当初的这个家藏之人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底本。那么自汉始一直以来,《孙子兵法》就以这个错简形式流传至今。
这仅是一个推测,但在错简底本所包含的信息中,已存在有较为充分的证据。有关于此,且作后论,这里不作展开。
在发现了《孙子兵法》底本存在错简的问题后,我想如果底本中只是存在物理性的错简,所保存下来的篇目和文字材料是完整的,《孙子兵法》原文又是逻辑性强、论说比较严谨的论说体著作,那么就有可能利用文章的自身规律来将其复原,也应当能够复原。在这样一个设想之下,我开始进行对其复原的工作。————
原底本简文的杂乱表现在各篇主题不明确,文气滞塞,语音不畅。其中心是文气的滞塞。这是由当初的复简所造成的。那么文气滞断之处就把它断开,得到一个与当初的散简图大体相似的分析图。
分析图呈现出的散简,有大块的(包含着一至多个意群),有小块和单片的(某一意群中的文字材料)。在此基础上,把大块的散简再作细分,细分为一个个意思单纯的意群。
然后以意群为基本分析单位,寻找分析图中散简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其逻辑关系,以文气的接续为中心,在各篇目下对散简材料逐一去复位,进行试复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通过音、气、意三方面的考量,并借助错简底本中所包含的信息和其他辅助手段(如否定、排除法等)来寻找散简材料的唯一归置性。(音、气、意:“意”——是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文章通过语言的组成所要表达的主题。它是语言和文章的目的指向。无论你是说什么话,怎么说,都是为了要说明一个什么。“气”——是语言和文章的内在逻辑。它是语言和文章的内部联系和内在构成。语言看起来是随意的,但语言之间是有着内在的逻辑性的,不可能乱说,否则说不清也听不懂。“音”——是语言和文章的外在语音。文章不仅是语意文章,同时又是语音文章,它所包含的是语音和语音节奏。古汉语靠音来断句,其地位也更为重要。古今中外,虽然在语种和时代特征上有所不同,但语言是有其共性的。任何语言和文章必然包含着音、气、意三个方面,并从音、气、意三方面受其语言规律的约束。)经过文气的接续,和在散简材料唯一归置性上的反复否定、排除,最终得到各篇的复原图。
最后再根据各篇内容之间的因承关系,对篇序进行重新排定。
——复原结果证实了,《孙子兵法》是一部各篇主题明确、逻辑严密论述清晰、语言自然流畅、整体思想系统完整的论说体著作。原底本所表现出来的简文的杂乱仅仅是由于物理性的错简所造成,没有掺于其他的任何东西,且所保留下来的篇目和文字材料也是完整的。
同时结合复原结果和原底本再完整地还原出当时的散简图。——散简图清晰、完整地揭示出当时的散简和复简情况。
复原出来的《孙子兵法》底本清澈流畅,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文章里面的自然呼吸和其思想的脉动,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孙子胸中的块垒以及时代的氛围。《孙子兵法》不仅是好书,同时也是好文章。它思想深邃,但语言平实(就是大白话)、道理浅显,谁读谁明白。虽然各篇都有相对独立的主题,但篇目之间意牵气连,十三篇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机地含盖了军事和战争中方方面面的内容,其背后的思想渠然、烛然。
这里要加以说明的是,对《孙子兵法》底本的复原完全区别于对古籍的校勘,是一个独立和全新的课题,是针对《孙子兵法》底本存在的物理性错简,运用语言(文章)的共有规律来完成的。它包含着两个内容。一个是通过对原底本的解读,揭示出当初的散简和复简情况。所解读和揭示出的当初的散简和复简情况,是一个客观的内容,是解读和揭示出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可以通过原底本再去进行解读和验证的。一个是对原底本中的错简予以复原。复原的真确性也是可以验证的。——关于复原的真确性。复原的真确性只有一个方法来检验和证明,那就是复原结果自身。无论是对古籍的校勘还是考古中的复简,都是此实质核心。
对《孙子兵法》底本进行复原的方法,目前来说只是针对这个特定对象。《孙子兵法》底本中简文的杂乱仅仅是由于物理性的错简所造成,其形成的原因和背景单纯、清晰,这是其一。其二是《孙子兵法》的文体风格,语言平实流畅,逻辑严密、思维连贯,整体思想系统完整。这样在简外有清晰的宏观视角,在简内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具有复原的条件和判定其复原真确性的条件。——当然这个也是需要大家去检验和认可的。
经历劫难留传下来的先秦文献所存在的错简及其负面影响,是历史所造成的,是历史的遗憾。对其错简的复原是对文献的修复,也是对历史的正视,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种责任。希望我是为此作了一点有益的事情,也希望大家来关注、讨论和支持这个事情。
附: 复原后的《孙子兵法》底本的部分篇章及译注
[1重复简始计] 第一篇 始 计[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故经之以五事[3],校之以计而索其情[4]:一曰[5]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6]。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7]。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8]。将者,智、信、仁、勇、严也[9]。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10]。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11]。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12]?吾以此知胜负矣[13]。
兵者诡道也[14],故能而示之[15]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16];实而备之强而避之[17],怒而挠之卑而骄之[18],逸而劳之亲而离之[19],攻其无备出其不意[20]。(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21]。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22]。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23]。势者,因利而制权也[24]。)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25],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26]。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27]。
注释 :
[1]始计——最初的谋略。指的是战争前的谋略,即战略性的谋略。计,谋略、谋划。始,开始的、最初的。[据《十一家注孙子》本篇篇名为《计》,“始”或为衍字,但它对本篇的概括更为准确一些。后面尚有诸篇篇名亦是如此。]
本篇作为开宗明义的首篇提出的是战略问题。围绕着战略,从三个方面对战争和军事予以了最高总结和概括。首先是指出了在战争中取胜最一般和最根本性的东西(五事),其次指出了军事的本质(兵者,诡道也)和战略的制定(庙算)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吾以此观之,胜负现矣”)。
[2]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本意为兵器,引申为军事、军队、战争等,这里指的是“战争”。者:代词,这里它只起语法功能的作用,把“者”前的语句或词归结为主语成分。地:处境。道:规律。察:看清楚。也: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
[3]故经之以五事——故:所以、因此、那么。经之:织布的纵线叫“经”,横线叫“纬”,织布时先定纵线,后织横线;之,指示代词,指代战争。“经之”意思是,把战争的“纵线”定出来。以:介词,用……。事:古代一件事物叫一事。古代汉语与英语相似,往往把副词和状语放在主语或句子的后面。“故经之以五事”是说:那么用“五事”来把战争的“经线”定出来。
古代汉语往往省略句子成分,为适应现代汉语的习惯,使语意准确、完整,在翻译的时候,有时会把成分补出来。
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和当时的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往往不同。在翻译的时候,一是尽可能地用原句架构,毕竟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是有渊源的;二是必须适应现代人的语言习惯,语言流畅、语意完整,但必须同时保留原有的语气和语意,以准确、完整地表达原意。
[4]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之以计:对战争双方比较和分析。校,音(jiao较) ,比较。之,指代战争双方。以,连词,而、和、并等。计,盘算(即分析)。而:连词。索:搜索、搜探。其:指示代词。情:真实的情况。
[5]曰:叫、叫做(在很多情况下的语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6]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道:“道”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并且认识到只有顺应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做事才能成功。于是古代先人做任何事都讲究追寻事物的一般和最根本的内在规律,并把能自觉地顺应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称为“得道”或“有道”。有时也把“有道”的行为直接称为“道”。这就是古代“道”的概念。此处的“道”是指君王的治国之道。令:使、让。民:百姓(在古代“民”一般是对没有作官的人的称谓,包括贵族和地主),这里是泛指国民。上:“上”指君主,代表国家,可:能够。与之:一同。与,跟、同。之,不定代词。畏危:害怕危险。
[7]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阴阳:阴晴。寒暑:冷暖。时制:指四时(四季)有规律的转换。
古代汉语一般是单字词,汉语是由单字词逐渐发展、演变,到现在以双字词为一般语词。语言的发展过程有两条线:一条是语言自身的演变,如现在的双字词语和成语一般都是在汉语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沿用等)形成的;一条是对事物认识的发展,需要用语言去对应。因着前一点,我们可以从现代汉语的词中找到古代汉语的词的影子;因着后一点,形成了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词的殊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词语与事物的对应关系。在这个对应关系中,有这么些区别或说变化:一是古代汉语是单字词,所以对应的事物要宽泛一些,现代汉语起码是双字词,所以对应的事物要具体一些。二是因为古代汉语是单字词,与现代汉语以双字词为主来比较,古代汉语的词汇量就显得太少了,因此古代汉语的一词(字)多义就更为普遍。
但是,尽管古代汉语一词(字)多义十分普遍,然而在具体的语境中,它的词意是确定的。古代汉语翻译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根据语境并依据概念与事物的对应关系找到确定指义。
[8]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险:地势不平坦、险峻。易:地势平坦。广:宽。狭:窄。死:指阻塞。生:指通达。
[9]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智信仁勇严,是前人对人的综合素质的一般归纳。
智,是指智慧,它是以对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即现在所说的知识水平。智是人综合素质的基础。
信,信的涵义是守信,是立身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怎么能行。
仁,“仁者爱人”,指关心别人。小仁是关心跟前的人,大仁是关心更多的人。“ 仁”是一种包容,更是与人、与人群的相处之道。心中有别人,别人心中才有你。人的包容决定着人的气量。
勇,勇的涵义是勇气,是不怕。一般所说的勇敢意有偏狭,一是面对困难和磨难同样需要勇气;一是勇与智是不矛盾的,真正的勇是与智相辅相成的,大勇与大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严,指的是上对下的威严(整个综合素质的归纳,是从仕(做官)的角度提出的)。
[10]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法:法令、制度。曲制:指包涵兵役、军队建制、调动军队在内的军事制度,也叫曲政。[曲,大的军事编制,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常规军队主要是以若干集团(曲)屯驻在各边境的。现在尚保留有“部曲”和“乡曲”( 指偏僻的地方)等词,皆由此而来。]官道:指官职的任免和升迁制度。官,官职、官位。道,古代对已形成成例做法的称谓与说法。主用:指军需管理(这里强调的是制度)。主,掌管。用,资财,指供军需用的资材。
[11]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凡此五者:这五个要素。凡,表示概括。莫:虚指代词,没有谁。闻:听说(意为知道)。知之者:了解这些情况。知,知道。之,代词,指代双方五个要素中的具体情况。者,代词,只起语法功能作用,归结(主语)成分。胜:取胜,指能够取胜。
[12]曰……赏罚孰明——主:指君主。孰:谁。能:才能。天地:指天时地利。得:得到。行:执行,指得到执行。兵众:指军队,(兵,士兵。兵众,指士兵群体)。强:强大。士卒:士兵(士,在战车上的士兵。卒,步兵)。练:熟练,指训练有素。明:明确。
[13]吾以此知胜负矣——吾:我。以此:通过这些。介词,用……,(通过……)。此,这些。矣:语气词,了,表示已经。
[14]兵者,诡道也——兵:军事。诡:欺骗。道:门道、路数。
[15]而示之——而:连词。示:给人看。之:指代敌人。示之:让敌人看到。
[16]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这两句都有省略,省略了介词“以”。这两句原形应是:以利而诱之,以乱而取之。前面的一个介词“以”:用……。后面的一个介词“以”:在……的时候。而:连词,来、去。利:指(对敌人)有利的东西。诱:引诱。乱:混乱,指阵脚混乱。取:攻取。之:指代敌人。
[17]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实:充实,与虚(空虚)相对。这里指兵力充实。备:防备。强:强大,指兵力强大。避:躲开。之:指示代词,它,指代敌人。
[18]怒而挠之卑而骄之——怒:气势强盛。挠:搔挠。卑:自卑,自己觉得别人比自己强。这里包含的意思是,敌人觉得对方比自己强就会谨慎。骄之:使其骄纵。使动句。骄,骄纵。
[19]逸而劳之亲而离之——逸:疲劳的反义词,一般翻译为安逸,但在此处有词不达意之感,故作“力蓄”以对应之。劳:疲劳。劳之:使之疲劳。亲:亲密。离:指离心离意。离之:使之离心离意。
[20]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无备:没有防备,作状语,指没有防备的时候。无,没有。出:用。不意:意想不到,指意想不到的方法(在语法上,是用偏正结构的修饰词来代替整个偏正结构,省略了修饰的主体)。其:指示代词,指代敌人。
[21]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此:代词,这。兵家:从事军事的。胜:取胜,指取胜之道。不可:不能够,指不可能。传:传授。
[22]将听吾计,……去之——将:将领(需要注意的是,孙子所说的“将”指的是最高指挥,是三军统帅)。听:听从。吾计:我的计策。用之:用我的计策。之,指代“吾计”。必胜:如果取胜。必,如果。留之:留下来。之,不定代词。必败:如果失败。去之:离开他。去,离开。之,他,指代将领。
[23]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计利:计策有利。计,计策。利,有利。以听:并且将领听从。以,连词。听,指代“将听吾计”( 这种文法后面会经常碰到)。乃:就。为之势:操持起其军权。为,古代做什么事叫“为”,(比如堆土山,叫“为山”),这里指操持。之,指示代词,指代“将”。势,权力,指军权。以佐其外:而从旁辅佐。以,连词。佐,帮助、辅佐。其,指示代词,指代“将”。外,旁边。 “其外”是状语(在他的旁边)。
[24]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势:指代“为之势”。因:凭借。利:指代“计利”。制:控制。权:权力,指指挥权。(“势”、“权”虽然都指权力,但侧重不同。“势”偏指权势,“权”偏指的是具体的权力,指的是具体的决策和指挥权)
[这一段话是指对谋士说的。由此可见《孙子》当初的本意,是写给谋士的。反映出孙武在未为吴王所识之前的境遇和心境。]
[25]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夫: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表议论。未战:战争之前。未,还没有。战,打仗,这里的打仗是指战争整体的。庙算:朝廷里的谋划。庙,朝廷,作状语。算,谋划、策画。“庙算”在这里是一个专有名词。结合其他的史料来判断,它指的是战争前在朝廷中进行的一种战略性的谋划活动,且在当时已形成一种惯例。它的一个中心内容,是运用算筹在具体的战略下排演出各种因素对胜负的影响以及取胜的把握。《商君书-战法》中“若其政出庙算者,将贤也胜,将不如也胜”,即是指通过庙算有取胜的把握,在既定的战略下“将贤亦胜,将不如亦胜”。这种运用算筹排演的形式可能是由商在军国大事前的占卜演变过来,一直到汉代还有其沿用的影子(汉有张良“藉箸为筹”为刘邦出谋划策的故事)。可惜的是这种形式的具体内容现已不得而知。得算:得到胜算。算,指运用算筹排演所得到的胜算的算筹。
[26]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而况:更何况。而,连词,更。况,何况。于:介词,引出(比较)对象。无:没有。
[27]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以此:通过这。观:看。之:不定代词。见(音xian现 ):出现。矣:语气词,了,表示已经。译文 第一篇 最初的谋略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情,生死之处境、存亡之规律不能不了解清楚。那么我们从战争因素中提出五个要素,对战争双方进行比较和分析来摸其客观情况: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是使国民与国家同心同意,生死与共,而不惧怕危险;天,是阴晴、冷热、四季的转换等;地,是远与近、险峻和平坦、宽阔与狭窄、阻塞和通畅等;将,是将领的智、信、仁、勇、严等[注];法,是曲制[注]、官职的任免和升迁制度、军需管理制度等。这五个要素将领没有谁不知道,了解这些情况才能够取胜,不了解不能够取胜。那么通过对战争双方的比较和分析而摸其客观情况,是:君主谁的有道?将领谁的有才能?天时地利谁得?法令谁的得到执行?军队谁的强大?士卒谁的训练有素?赏罚谁的明确?我通过这些就已经知道胜负了。
军事,是欺骗的路数。因此能而让敌人看到的是不能、用而让敌人看到的是不用,近而让敌人看到的是远、远而让敌人看到的是近,用对其有利的东西来引诱敌人、乘其阵脚混乱而攻取敌人;敌人兵力充实就防备它、敌人兵力强大就躲开它,敌人气势强盛就骚扰它、敌人卑谨就骄纵它,敌人力蓄就使其疲劳、敌人亲密就使其离心离意,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攻击它、用敌人意想不到的方法。(这是兵家的取胜之道,不可能先传授于人。将领听从我的计策,用我的计策如果取胜,那就留下来;将领不听从我的计策,用我的计策如果失败,那就离开他。计策好并且将领听从,就操持其军权而从旁辅佐。操持其军权,是凭借好的计策而控制其指挥权。)战争之前庙算[注]能够取胜是得到的胜算多一些,战争之前庙算不能取胜是得到的胜算少一些。胜算多一些能够取胜,胜算少一些不能取胜,更何况没有胜算呢。我通过这个来看,战争的胜负已经出来了。
[2重复简作战] 第二篇 作 战[1]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2]。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3]。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4]。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5]。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6]。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7],故兵贵胜不贵久[8]。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9]。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10]。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弓矢、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11]。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12]。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13]。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14]。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15]。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16]。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17]。
注释 :
[1]作战——作战:发动战争。作,兴起。战,打仗、战争。
本篇指出了发动战争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国力。并围绕着这个主题,阐发了在战争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军事方法。
[2]凡用兵之法,……千里馈粮——凡:表示概括,凡、凡是、一般等。驰车:快车,指战车。驰,快。是相对于辎重车而言。驷:古代战车的型制是四匹马拉着,驷即辆。革车:辎重车。革,兽皮。辎重车大都要用皮布蒙着。乘:辆。驷一般是指一辆车上的四匹马,乘是指四匹马拉的一辆车。驷、乘,在这里已不拘于是四匹马或马拉的车,泛指辆。带甲:佩带(盔)甲,这里指代佩带盔甲的士兵。馈:送。粮:军粮(古代“粮”的自有用义之一),指粮草。
[3]内外之费……举矣——内外:指国内、国外。费:费用、花费。宾客:指在国外作战(是对在敌国作战的一种称谓。以往的注释大都认为指的是外交,于文意、文理都不通)。用:指用度。胶漆之材:用胶粘、用漆涂的材料,指军备补给。所有的兵器、车辆等都会用到胶、漆,故以此代指军备补给。车甲:指拉车的马和牛、佩甲的士兵。奉:供养。日费:每天花费。然后:这样……才。师:军队。举:出动。
[4]其用战也,……则国用不足——其:指示代词,指后面所要进行的。用战:打仗,指战争过程。也: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胜久:取胜的时间长。钝兵挫锐:比喻,指使军队丧失元气、失去锋锐。钝兵,使武器(刀剑等)失去锋利。挫锐,剑(刀、矛)尖被折断。力屈:力尽。屈,竭尽。暴师;军队在外面。暴(音pu曝),暴露在外。国用:国家财力。用,资财。
[5]夫钝兵挫锐……善其后矣——夫:句首语气词。屈力殚货:力竭财尽。殚,尽、竭尽。货,财。诸侯:指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各自为政。弊:弊病、弊端。起:指起兵。虽:即使。智者:高明的人。善其后矣:处理好其后面的事了。善,好,这里是使动,使——好
[6]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兵:战争、打仗。闻:听说。拙速:用笨办法速决。拙,笨,这里指用笨办法。速:快速,指速决。未睹:还没有看见。未,还没有。巧之久:用巧办法使战争持久。巧,指用巧办法。之,指代战争。使动句。
[7]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兵久:长久地打仗。兵,打仗。久,长久,作为副词修饰“兵”。未之有:还没有,从来没有。之,在此起一种语气作用,语气词。
[8]故兵贵胜不贵久——兵:战争。贵胜:贵在取胜。不贵久:不贵在持久。
[9]国之贫于师……-则百姓贫——国之贫于师:国家被军队拖穷。贫,穷。于,助词,表示被动。贫于师,被军队拖穷,被动句式。之,助词,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远输:长途地运输、长途的运输。则:就、就会,则百姓贫:百姓就会穷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古代汉语是以意定序,现代汉语的习惯是把主语放在前面。
[10]近师者……急于丘役——近师者:靠近军队的地方。近,靠近。者,……的(人、事、物)。贵卖:物价高。财竭:财,财产。竭,尽、耗竭。则急于丘役:对于赋役就情势严重了。急,情势紧迫、严重。于,介词,对于。丘,兵赋。古代以丘为单位征集兵赋,一丘大约一百二十八家。丘役:兵赋和兵役,这里是偏指兵赋。
[11]力屈财殚中原……十去其六——力屈财殚中原:前线力竭财尽。中原,指前线(孙子在这里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地用这个词来指代前线,都反映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但凡有点实力的诸侯国都想图霸中原。从历史上来看也正是如此。而孙子是在齐国成长的,现又客居吴国,无论是从处在一隅的齐国还是处在一隅的吴国的角度,都会自然而然地把中原看作是前线)。内虚于家:国内虚空到家中。内,指国内。虚,空虚。于,介词,到。费:资财。十去其七:十成去掉其七成。其,其中。破车罢马:车破马疲。车,指战车。罢(音pi皮):疲。甲胄:甲、盔,盔甲。弓矢:弓、箭,弓箭。戟盾:戟,古代的一种兵器,头部是并列的三锋,中间的一个长。盾,盾牌。矛橹:矛,也叫枪。橹,大盾牌。丘牛:兵赋征集来的牛。大车:辎重车。辎重车一般是用牛拉的。
[12]故智将……可足也——智将:高明的将领。务食于敌:务求吃敌人的粮草。务,追求。食,吃。于,介词,引出动词的对象。敌,指代敌人的粮草。钟:六石四斗为一钟。当:相当、相当于。忌秆:秸秆,草料。石(音dan但 ):量词,十斗为一石,或一百二十斤。取用于国:从国内获得军需。取,取得、获取。用,资财,这里指军需。于,介词,从……。国,指国内。因粮于敌:从敌人那里沿用粮草 。因,沿用。军食:军队的粮草。食,吃的,指粮草。足:满足。
[13]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杀:杀死。怒:愤怒,指的是士兵的愤怒。取:夺取。利:利益。货:财物,指用财物去奖赏。
[14]车战……而益强——车战:古代战斗形式的一种。得车:缴获战车。得,得到,指缴获。车,指战车。而:连词。更:更换。车杂而乘之:战车混合地驾驭它。车,战车,指缴获的战车。杂,混合。而,……样。杂而,混合地,修饰乘。乘,驾车、驾驭。之,它。卒善而养之:俘虏友善地供养他。卒,士兵,指俘虏。善而,友善地,修饰养。养:供养。是谓:这叫作。益强:(使自己)更强大。益,更。
[15]故不尽知……之利也——尽:完全。知:了解、懂得。害:不利,指不利的地方。利:有利的地方。
[16]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善:善于、会。役不再籍:不第二次征兵。役,兵役。再,第二次。籍,册,这里作动词用,登记造册,指征兵。粮不三载:不多次(从国内)运粮草。三,泛指多次。载,装载、运载,指从国内运送。
[17]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知兵:掌管军事。知,主持、掌管。民:百姓。司命:古代传说掌握人生死的司命星。国家:国和家。主:主人、主宰.
译文 第二篇 发动战争
一般用兵的办法,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佩带盔甲的士兵十万,千里运送粮草。内外的费用:在外作战的开销、军备的补给、人马的供养每日要花费千金,这样十万大军才能出师。打起仗来,取胜的时间长了会使军队失去锋锐,攻取城池则力量不足,军队长期在外国家财力会难以支持。军队失去锋锐,力竭财尽,其他诸侯国就会乘其弊端而起兵,到那时即使有再高明的人也难以收拾残局了。所以打仗只听说过用笨办法来速战速决,还没见过用巧办法使得战争持久的。长久地打仗而对国家有利是从来没有的,因此战争贵在取胜不贵在持久。
国家被军队拖穷是长途地运输,长途的运输会使百姓穷困。靠近军队的地方物价高,物价高百姓的财产就会耗竭,财产耗竭就会造成税赋的压力。前线力竭财尽,国内虚空到百姓家中。百姓之资财十成去掉其七成;公家之资财,车坏马疲,甲胄矢弓、戟盾矛橹、军牛辎重车[注]……十成去掉其六成。因此高明的将领务求吃敌人的粮草。吃敌人一钟相当于我二十钟,秸秆一担相当于我二十担。从国内取得军需,再从敌人那里沿用粮草,那么军队的粮草是能够满足的。那么杀死敌人靠士兵的愤怒,夺取敌人的利益靠财物的奖赏。车战,缴获战车十乘以上的,赏给先夺取者,只是更换旌旗;战车混合地驾驭它,俘虏友善地供养他,这叫作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强。那么不能够完全了解用兵的不利之处,是不能完全懂得用兵有利之处的。善于用兵的,不会再次征兵,不会多次地从国内运送粮草。因此掌管军事的将领是百姓的司命星,是家国安危的主宰。
[5重复简虚实]第五篇 虚 实[1]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2]。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3]。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4]。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5]。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6];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7]。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8]。以利动之以本待之[9],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10]。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11],退而不可追者速不可及也[12],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13]。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14],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15]。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16]。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17],故能为敌之司命[18]。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19],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20]。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21]。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22]。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23]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24]。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25],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26]。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27]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28]?故曰:胜可为也[29]。敌虽众,可使无斗[30]。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31],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32]。兵非贵益多,虽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33]。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34]。
注释 :
[1] 虚实——虚实:空虚和充实,指兵力上的(相对)强弱(兵力充足为实,兵力缺乏为虚)。
本篇阐述的是兵力强弱的相对性。论述了通过不暴露自己的军事布置和调动敌人,而形成兵力的相对集中和敌人兵力的相对分散,从而取得兵力上的相对优势这一军事思想。指出了军事布置的原则和“胜可为”的理念。
[2]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处:处在,指到达。战地:作战地点。待:等待、等候。佚:通假字,逸,力蓄。趋战:前往作战。趋:赶往、前往。劳:疲劳。
[3]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招引敌人来。致,招引。致于人:被敌人招引去。
[4]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自至:自然而来。自,自然。利之:认为它有利。古代汉语的一种常用语法,意动用法。之,代词,它。不得至:不会来。得,表示情况允许,带有“能够”、“可能”的意思。害之:认为它有害。意动用法。
[5]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与之敌必取之——善:善于、会。动敌:使敌人动,即调动敌人。形之:表露出做什么。形:表现、表露。之:代词,指代表露的对象。必,一定、必然。从之:跟随着去做什么。从,跟随。与之 :给予什么。与,给予。之,指代给予的对象,指诱饵。取:获取,去获取。
[6]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欲:想要。虽:即使。高垒深沟:垒,动词代名词用,指石头垒起来的墙。古代的城邑都有城墙,墙外一般还都有护城沟。“城池”一词即指此。所必救:必须救援的地方。救,救援。
[7]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虽:即使。画地:画地为界。画,划分界限。乖:相悖、背离。其:代词,指代敌人。所之:去的地方、去的方向。之,到……去。
[8]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劳之、饥之、动之:使之疲劳、使之饥饿、使之出动。安,指安守。动,指出动。
[9]以利动之以本待之——以:用。利:指代利害。动之:使敌人动,即调动敌人。本:本来的,指本来的意图。省略了偏正结构的主语“意图”。待之:对付敌人。待:对待、对付。
[10]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在敌人赶不到的地方出现,扑向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出现。其:指代敌人。所不趋:赶不到的地方。不趋,赶不到。所不意:意想不到的地方。不意,意想不到。
[11]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御:抵挡。冲:冲击。虚:空虚,这里指空虚的地方。
[12]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追:追赶。速:迅速。及:赶上、追上。
[13]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劳:费力、吃力。人:指敌人.
[14]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必:一定。取:攻下。其:代词,指代敌人。所不守:不防守的地方,即没有防守的地方。
[15]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守:防守。固:牢固。所不攻:不攻击的地方,即没有攻击的地方。
[16]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善于进攻的。其:它,指敌人。所守:防守的地方。所攻:进攻的地方。
[17]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微妙又微妙达到无形;神奇又神奇达到无声。微:微妙。至于:达到。无形,这里的无形(才)是和无声相对的。神:神奇。
[18]故能为敌之司命——为:成为。司命:司命星。传说中掌握人命运的星。
[19]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形兵:布置军事。形,本意是形状,打仗都有一定的阵法,也就形成一定的形,这是“形”的概念。由此在更大、更广阔范围的军事布置,乃至于战争双方形成的整体战图都可称为“形”。在这里把它做动词用,即“布置”。兵,军事。极:标准。至于:达到。无形:不要暴露。无,通毋,不、不要。形,暴露。
[20]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无形:没有暴露。深间:隐藏深的间谍。窥:窥探。智者:高明的人。谋:谋画。
[21]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所备者多——吾所与战之地:与我作战的战斗地点。[这句话语法上复杂一点,我们先把它变个形:“所与吾战之地”。 “所与吾战”指的是“与我作战的(那场)战斗”。 “所与吾战之地”就是“与我作战的(那场)战斗的地点”。古代有宾语前置的语言习惯,当宾语为第一人称时,一般宾语被前置,介词“与”的宾语“吾”被放到了最前面,就成了: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能够知道。所备:防备的地方。备,防备。者:只起归结成分的语法作用。
[22]则吾所与战者寡矣——则与我作战的(战斗的)人就少了。者,……的人。寡矣,就少了。
[23]无所:没有地方、没有哪里。
[24]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形人:使敌人暴露。形,暴露,这里是使动。无形:没有暴露。专:(兵力)集中。分:(兵力)分开、分散。
[25]是以十攻其一也——是:这。以:介词,用。十:指十成(兵力)。其:指代敌人。一:指一成(兵力)
[26]能以众击寡,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众:人多(众的本意)。寡:人少(寡的本意)。击:攻击。则:是。吾之所与战者约矣:与我作战的(战斗的)人已经减少了。之,语气词,取消分句的独立性。者:……的人。 约:减少。矣:完成时,表示已经。
[27]而况:更何况。而,连词,又、更。况,何况。
[28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以吾度之:以我看来。度(音duo夺):揣测、推算。之:不定代词。越人:越国人。兵:军队。虽:即使。亦:语气词,又,表示语气的加强。奚:疑问代词,何。益:好处、益处。于:介词,对于……。哉:语气词,表示疑问。
[29]故曰:胜可为也——因此说,取胜是能够人为的。为:指人为。
[30]敌虽众,可使无斗——虽:即使。众:人多。无斗:没有战斗(指没能参与战斗)。无,没有。斗,战斗。
[31]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纷纷纭纭斗乱:纷纷纭纭在乱中战斗。纷纷纭纭,纷杂的样子,形容“斗乱”。斗乱,在乱中战斗。“乱”作状语。而不可乱:而(方寸)不能乱。
[32]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浑浑沌沌形园:浑浑沌沌布置周全。浑浑沌沌,什么也看不清的样子,形容“形圆”。形圆,布置周全。圆,周全,作动词“形”的补语。而不可败:就不能被打败。
[33]兵非贵益多,虽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兵:军队。贵:重视、崇尚,在乎。益多:更多。虽:通“唯”,只。无:通“毋”,不、不要。武进:妄进。武,妄,(今尚有“武断”一词)。足:足够。以:用来(“以”后省略了代词“之”)。 并力:集中力量。并,集中。料敌:判断敌情。料,估计,判断。取人:攻取敌人。取,攻下、攻取。而已:就行了。
[34]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夫:语气词。唯:只、只有。无虑:没有思考。虑,思考。易敌:轻视敌人。易,轻视。必:必然。擒于人:被人擒获。被动句式。
译文 第五篇 虚 实
一般先到达作战地点而等待敌人的力蓄,后到达作战地点而前往作战的疲劳。因此善于作战的招引敌人来而不被敌人招引去。能让敌人自然而来是觉得它有利,能让敌人不会来是觉得它有害。那么善于调动敌人的表现出做什么,敌人必然会跟随去做什么;给予的诱饵,敌人必然会去获取它。那么我想要作战,敌人即使高墙深沟不得不与我作战,是攻打他必须要援救的地方;我不愿意作战,即使画地为界而据守敌人不会与我作战,是背离了它去的方向。因此敌人力蓄可以使其疲劳,饱可使其饥饿,安守可以使其出动。用利害来调动敌人,用本来的意图对付敌人;在敌人赶不到的地方出现,扑向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进而不能够抵挡是冲击其薄弱之处,退而不能够追击是迅速而撵不上,行千里而不吃力是行进在没有敌人的地方。攻击敌人而一定能攻克是攻击敌人没有防守的地方,防守敌人而一定会牢固是防守敌人没有进攻的地方。那么善于进攻的敌人不知道守哪里,善于防守的敌人不知道攻哪里。微妙之极以至于无形,神奇之极以至于无声,因此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因此军事布置的标准是达到不要暴露。没有暴露则隐藏再深的间谍无法窥探,再高明的人难以谋画:与我作战的作战地点不能知道,不能知道则敌人防备的地方就多;防备的地方多,则与我作战的兵力就少了。那么防备前面后面就少,防备后面前面就少;防备左面右面就少,防备右面左面就少;没有不防备的地方就没有地方不少。兵力少,是因为防备别人;兵力多,是因为让别人防备自己。那么让敌人暴露而我没有暴露,我就能兵力集中而敌人兵力分散。我集中为一,敌人分散为十,这是用十成的兵力攻击其一成的兵力,则我兵力多敌人兵力少。能以多击少是与我作战的敌人已经减少了。那么知道作战的地点知道作战的日期,则能够千里而会战。不知道作战地点不知道作战日期,则左不能救援右,右不能救援左;前面不能救援后面,后面不能救援前面;而何况远的几十里,近的几里呢?以我看来,越国人的军队即使多,对于战争的取胜又有什么作用呢?因此说,取胜是可以人为的。敌人兵力即使多,可让它没有参入战斗。
纷纷纭纭在乱中作战而方寸不能乱,浑浑沌沌布置周全就不会被打败。军队并非在乎要更多,只要不轻举妄动,能够用来集中力量、判明敌情去攻取敌人就行了。只有没有去思考而轻视敌人,必然被人所擒获。
[6重复简兵势] 第六篇 兵 势[1]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2],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3]。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4],兵之所加如以锻投卵者虚实是也[5]。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6]。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7];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8];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9];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10]。终而复始日月是也[11],死而更生四时是也[12],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13]?故善出奇[14]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15]。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16]。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17]。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18]。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19]。故善战人之势如转木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20]。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21],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22],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23]。势如扩弩,节如发机[24]。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25]。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26]。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27],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28]。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29],日有短长月有死生[30]。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31],作之而知动静之理[32],形之而知死生之地[33],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34]。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35]。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36],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37]。
注释:
[1]兵势——兵势:军事形势。兵,军事。势,形势。[据《十一家注孙子》,篇名为“势”,“兵”或为衍字。]
本篇在虚实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运用形势去战胜敌人,是战场上战胜敌人的一般方法。并围绕着战场形势的形成,论述了“奇正之道”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2]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治:管理。众:众多的人。寡:少数的人。分数:即军事编制[分,是指层次(军、旅、卒、伍)和同层次的编制划分;数指是编制中的定员。是军队的基础管理内容]。是,系词。分数是也:系动词的宾语“分数”被前置,以作强调。
[3]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斗众:众多的人作战。斗,战斗。众,众多的人,作副词修饰“斗”。斗寡:少数的人作战。形名:指挥战斗用的旌旗、金鼓。
[4]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三军:指整个军队。众:众多的人。可:能。必:倘若、如果。受敌:遭遇敌人。受:遭遇。无败:不败。奇正:奇、正,军事术语,指对的是策略。奇,非常规的、出人意料的,指非常规策略;正,正规的、常规的,指常规策略。
[5]兵之所加如以段投卵者虚实是也——兵之所加:军队投入之处。加:放上去、施加,投入。段:(磨刀的)石头。虚实:兵力上的相对强弱,这里是说虚、实的不同。
[6]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以:介词,用。合:两军交锋。以正合:用常规策略交锋。以奇胜:用非常规策略取胜。
[7]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声:音,指音乐。五:指五音。五声:五音,中国古代的音乐为五声音阶,即角、徵、宫、商、羽,相当于现在简谱的1、2、3、5、6。过:超过、超出。变:变化。不可胜听:听不完。胜(音sheng生),尽。
[8]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色:颜色。五:指五色。五色:即青、赤、白、黑、黄(红黄白黑蓝)。不可胜观:看不完。观:看。
[9]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味:味道。五:指五味。五味:即酸、甘、苦、辛、咸(酸、甜、苦、辣、咸)。不可胜尝:尝不完。
[10]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战势:战斗形势,指形成的战斗形势。不过奇正:不过是用常规策略与非常规策略。变:变化。不可胜穷:不能穷尽。胜、穷:尽、穷尽。
[11]终而复始日月是也——落下去又重新升起,是太阳和月亮。终:结束,指落下去。始:开始,指升起。复:重新。
[12]死而更生四时是也——结束了又重新开始,是四季。死:指结束。更生:复活,指重新开始。
[13]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相生:相互依存,即彼中有此,此中有彼;因彼有此,因此有彼。奇正相生:奇中有正,正中有奇。根据上下文这里强调的是:正中生奇,奇中生正;即常规策略中变出非常规策略,非常规策略中又变出常规策略。循环:顺着圆环抚摩。循,顺着物体抚摩。端:端点。穷之:使之穷尽。
[14]善出奇者:善于用非常规策略的。出,用。
[15]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混乱存在于安定中,胆怯存在于勇敢中,虚弱存在于强大中。生:生存、存在。治:安定。
[16]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安定与混乱,来自于管理;勇敢与胆怯,来自于战斗形势;强弱,来自于双方兵力的对比。数:技艺,指治军的技艺、现在说的领导艺术。势:指战斗形势。形:对比,指战场上双方兵力的对比。
[17]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求之于势:从形势上求胜。于,介词,从……。之,代词,指代取胜。势,形势。不责于人:不要求于人。责,要求。故能择人而任势:因而能挑选人去运用形势。而,连词,来、去。择,挑选。任,用。
[18]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运用形势,其与人作战,就象滚动木头和石头。其:语气词。战人:与人作战。也,语气词,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转:滚动。
[19]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性:指特点。安:稳当,这里指稳当的地方。危:不稳当,这里指不稳当的地方。方:方形的。圆:圆形的。止:停止。行:指继续滚动。整句话的意思是:木头和石头的特点,在稳当的地方不会滚动,在不稳当的地方就会滚动;方形的会停下来,圆形的会继续滚动。
[20]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那么善于与人打仗的态势,象从千仞高的山上滚下圆石,正是运用形势。势(前一个):形势,为避免语意混乱,译文中用“态势”来代替。于:从……。势(后一个):指代“任势”。
[21]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激水:急流。水,指流水。疾:快、猛。至于:以至于。漂石:指把石头从水底冲起来。势:指水势。
[22]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鸷鸟:凶猛的鸟。毁折:毁、折,毁、杀,指攫杀猎物。节:节奏。
[23]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险:势蓄。势,是力量的趋势;险,是不平。越不平,力量的趋势越大,积累的势越强。节短:节奏快。节,作节奏讲时,是指音节;音节越长节奏越慢,音节越短节奏越快。
[24]势如扩弩,节如发机——扩弩:拉开的弓弦。扩,拉开。弩,用扳机控制发射箭的弓。发机:扣动扳机。
[25]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兵形:军事形态。形,形态。水之形:流水的形态。水,流水。避高而趋下: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高,指高处。趋,奔(流)向。下,指低处。兵之形:军事的形态。避实而击虚:避开兵力充实的地方而攻击兵力空虚的地方。实,指兵力充实,这里指兵力充实的地方。虚,指兵力空虚,这里指兵力空虚的地方。
[26]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地:指地势。制流:形成河流。制,制定、制作,指形成。流,河流。兵:军事。因:根据。敌:指敌情。制胜:制定取胜的方法。制,制定。胜,指取胜的方法。
[27]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军事。常势:固定不变的形势。常,恒久的、固定的。常形:固定不变的形态。
[28]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根据。敌:指敌情。变化:动词。者:代词,归结前面所说的。谓之:称之为。之,指代“者”所归结的。神:(技艺)特别高超,高明(在地方口语中还继续保有这种说法)。
[29]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故:固,本来。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五行学说认为,这五种物质以及其相生相克是万物的起源和本质。无常胜:没有总是克别人的。常,恒久,总是。胜,指克,克别人。四时:四季。无常位:没有总在位的。位:作动词,在位置上。
[30]日有短长月有死生——日照有长短的变化,月光有朔望的变化。日,太阳,这里指的是日光。短长,指长短的变化。月,月亮,这里指的是月光。死生:指朔望的变化。
[31]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策之:对战场上的情况进行分析。策,古时占卜用的蓍草,这里的意思是盘算,即分析。之,指代战场上的情况。得失之计:正确和错误的谋略(指敌人的)。计,谋略、谋划。
[32]作之而知动静之理——作之:对敌人进行侦察。作,侦察。[尚无佐证。但早期白话(明清)中保留有“细作”一词。“作”,是作“探子”讲,如果先古亦如此,那么这里是名词作动词用;或“作”本身就是侦察的意思。]之,指代敌人。动静之理:活动的规律。动静,动和不动。理,规律。
[33]形之而知死生之地——形之:与敌人的兵力进行对比。形,对比。之,指代敌人的兵力。死生之地:危险和安全的地方。死(地),指难以生还,危险的地方;生(地),指能生还,安全的地方。
[34]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角之:与敌人的军队进行较量。角,较量。之,指代敌人的军队。
[35]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因形而措:根据战场上的情况而处置。因,根据。形,即前面说的“形”的概念,指战场上(由双方所构成)的情况。措,处置。胜于众:战胜众多的人。众不能知:众人不能知道是何就里。省略了知的宾语。
[36]人皆知吾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皆:都。所以胜之形:用来战胜敌人的军事布置。所以,用来……。形,指军事布置。莫:没有人。所以制胜之形:用来制定取胜的军事布置的东西。所以,用来……的东西。制,制定。“胜之形”为“制”的宾语。
[37]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故,本来。战胜:战斗的取胜,指战斗的取胜方法。复:重复,相同。应形于无穷:应对战场上的情况于无穷的变化之中。形,战场上的情况。应:应对。无穷,指无穷的变化。这句话的语法结构是:“应形”是动宾结构,“于无穷”是动宾结构的补语。
译文 第六篇 军事形势
统领众多的人马如同统领少数的人马,是运用军队的管理;指挥众多人马作战如同指挥少数人马作战,是运用令旗和金鼓。军队之众多人马,能使其如果遭遇敌人而不打败仗,是运用常规策略与非常规策略;军队攻击之处如同以石击卵,是兵力的悬殊。一般打仗用常规策略与敌交锋,而用非常规策略取胜。音乐不超出五音,五音的变化听不过来;颜色不超出五色,五色的变化看不过来;味道不超出五味,五味的变化尝不过来;战斗形势的形成不过是用常规策略与非常规策略,常规策略与非常规策略的变化是不能穷尽的。落下去又重新升起是日月的出没,结束了又重新开始是四季的变换;常规策略中生出非常规策略,非常规策略中又生出常规策略,就好象顺着去摸圆环没有个头,谁能使之穷尽呢?因此善于用出非常规策略的,其策略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混乱存在于安定之中,胆怯存在于勇敢之中,虚弱存在于强大之中。安定与混乱来自于军队的管理,勇敢与胆怯来自于战场形势,强弱来自于双方兵力的对比。因此善于作战的从形势上求胜,不要求于人,所以能挑选人去运用形势。运用形势其与敌人作战,就象滚动木头和石头。木头和石头的特点,在稳当的地方不会滚动,在不稳当的地方就会滚动;方形的会停下来,圆形的会继续滚动。那么善于与人作战的态势就象从千仞高的山上滚下圆石,正是运用形势。激流之猛以至于把石头从水底冲起来,是其水势;猛禽之速以至于攫杀猎物,是其节奏。那么善于作战的其势蓄、其节奏快。势如拉满的弓弦,节奏似动扳机。
军事形态象流水,流水的形态总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军事的形态总是避开兵力充实的地方而攻击兵力空虚的地方。流水根据地势而形成河流,军事上根据敌情而制定取胜的方法。那么军事上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势、流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能够根据敌情而变化来取胜才叫高明。本来五行之中就没有总是克别人的、四季之中没有总在位的,日照有长短的变化、月光有朔望的变化。那么通过对战场上情况的分析而知道敌人正确与错误的策略,通过对敌人的侦察而知道敌人活动的规律,通过与敌人兵力的对比而知道危险和安全的地方,通过与敌人军队的较量而知道有余和不足之处。根据战场上的情况来处置,战胜众多的敌人,众人不知是何就里。人都知道我用以取胜的军事布置,而没有人知道我是用什么来制定取胜的军事布置。本来其战斗的取胜方法就不相同,以应战场上的情况于无穷的变化之中。
附:原底本的部分篇章及散简图
注:1、散简块用方框示意。2、“( )”内的内容为后人所加。3、句逗是为便于分析而加上的。
关于藏简形制的分析:从散简图中反映出,藏简的形制与所见到的出土汉简、战国简是完全不同的,它少只五字,多只七、八字。为什么会用这么一种形制呢?只能是一种解释,为了掩藏的需要。所藏的文简是为了掩藏而专门誊抄的。
面对严酷的刑法和不可盼的期日,为了长久地保存简书,藏书者可能是把特制的竹简按序一卷一卷的,叠铺在一个宽与竹简长度相当的扁形长方体大木匣中,加以封存而埋藏的。结合散简的规律来看,也正是这样——散简是由上而下从匣中取简而形成的。
之所以选择这么短的竹简长度有可能是基于以下考虑:一个是为了誊抄的隐蔽性,人家不会怀疑到这些简片是用来誊书的;一个是木匣的形制较小,人家也不会怀疑到是为藏书所用。同时它还有一个十分的好处,就是简的厚度可以很薄、宽度可以很窄,体积就小多了,箱体也轻多了,埋藏起来便利。对于掩藏五、六千字的《孙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绝对聪明的想法和做法。整个做法也反映出藏书者对此书的珍视程度。
校勘表
(因电脑打不出来,附录里的《孙子兵法》正文和注释以及散简图中用别的字代替的)
第二篇 〈作战〉中:“ 杆一石”的“ ”,是用“忌”代替的。
第六篇 〈兵势〉中:“以 投卵”的“ ”,是用“锻”代替的。
“势如 弩”的“ ”,是用“扩”代替的。
朱岩森 东西湖区城市管理局
通讯:武汉市东吴大道255号(家) 邮政编码:430040
电话:83223512(家) 13971423047
邮箱:zhuyanse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