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1-04-14 08:58:11 瀏覽次數:1690
- 虎溪山漢簡《食方》札記二則
-
(清華大學歷史系)
(首發)
一、《食方》之書寫格式及篇、卷
關於《食方》的編聯,姚磊先生認為可從烹飪的方法進行分類排序,[1]從竹簡形制來看,《食方》的編撰形式是每條食方結束之後另起一枚簡,前用數字標明序號,且簡首第一道編繩前的空白僅寫序號,並不寫文字,這種做法使得內容一目了然。殘存的簡首有:[2]
二 為中黃飯方 簡198
三 黃飯方 簡199
四 為大粲飯方 簡223
五 為中粲飯方 簡188
六 為粲飯 簡185
七 為稻黍方 簡196
十 為家囗〼 簡235
廿四 為鵠鬻方 簡28
卅 為牛〼 簡184
卅一 為囗囗方 簡247
卅二 為羊肩〼 簡222
卅六 為茈〼 簡286
卌五 為鹿蘩旨囗方 簡61
卌六 為豚胾方 簡16
卌七 為雞胾方 簡34
卌八 為淪雡方 簡193
五 為魚鬻方 簡202
(以下編號殘損)
〼一 為滓鬻方 簡194
〼十三 為囗囗方 簡226
〼三 為羊臇方 簡237
〼十 為牛臇方 簡264
〼□一 為馬臇方 簡52
〼□二 為雡脩炙方 簡53
□十四 為□炙方 簡64
〼十一 為狗炙方 簡266
編號最大者是簡287 “百卌八”,除此之外,簡48“為雞□方如此”、簡68“為雞煎方如此”、 簡93“為馬燸、羊燸、鹿燸方如〼”、 簡94“治羊陽下胾肩〼”,可見有一些類型相同的食方作為附錄存在,《食方》中記載的食方應不止148條。從現存編號可知,二至七是飯方,卌六、卌六是胾方,不妨作一大膽推測,食方的排序是以類相從。《食方》簡寬0.8厘米,以148個食方、每方平均1.5枚簡計,則整篇《食方》至少200枚簡,而出土文獻中篇幅較長的有清華簡《系年》,共138支簡,北京大學藏秦簡卷四有318枚簡,但長22.6-23.1厘米,內容是雜抄,雙面書寫,[3]可見在抄寫時就有節約的原則。忽略簡間距離《食物方》200枚簡,長約1.6米,且簡長46厘米,如此篇幅太過於龐大,《食方》現存殘簡300枚,雖然多不能綴合,但從內容來看,相對集中,且竹簡編號完整者多出現在前五十方中,不煩作一大膽推測,《食方》很有可能分為兩卷,第一卷要比第二卷保存的要略好一些,第二卷可能只存數片殘簡。[4]
但簡序編號中出現了兩個“五”,分別是簡188 “五 為中粲飯方” 和簡202 “五 為魚鬻方”兩者都不誤的情況下,《食方》按照內容至少是分作兩篇分別排序,[5]但現存其他編號並無重複。按照以類相從的原則,簡188中粲飯方的排序是沒有問題的,殘存關於鬻方的編號有二,“簡194 〼囗一 為滓鬻方”、簡28 “廿四 為鵠鬻方”,且簡194編號作,上部有殘,未必是“一”,故不作考慮。完整的只有簡28的編號,從五到廿四,鬻方至少有20個,前文提到,《食方》有精簡的原則,相同類型的會作為附錄存在,不另設條目,且內容亦有簡省,如簡8“大半斗,中黃米少半斗,炊之方皆如黃飯”,僅列原材料,對具體做法則省略。20個單獨設立的鬻方,數量過於龐大。以胾方為例,簡16“卌六 為豚胾方”、簡34 “卌七 為雞胾方”,而簡61“卌五 為鹿蘩旨□方”、簡193“卌八 為淪雡方”,前後相逼,基本可以確定單獨設立條目的胾方只有兩條。鬻方的數目應該也是類似,簡202之“五”很可能有漏寫數字。
二、食品加工過程
1、刺殺、去皮、去其足及萃
簡77 先刺殺,乃去其皮
簡39 殺,乃皮,即腸,洗[6]之,斷其頭足,去其
簡89 殺,乃皮即腸,枝解,洗之以水洎鼎富釀肉漬
簡59 囗擇去其皮腸之,以白布巾去其血,體解
皮有撥取義,《説文·皮部》:“皮,剝取獸革謂之皮”,但從簡77的內容來看此處或許是方便行文所作的簡省,高一致先生引馬王堆帛書《養生方》122/121記載“大牡兔,皮,去腸”,可與《食方》相參。[7]除了刺殺外,《食方》記錄有宰犬的詳細步驟:
簡266 〼十一,為狗炙方,先以木擊殺,乃刺,到縣之
簡80 為狗薺茈酸羹方,先以木擊殺
山東諸城縣前涼臺村西出土的漢畫像石中有一幅庖廚圖,可當作此處的最佳圖釋。其中整理者提到宰牲方法如宰羊用刀捅耳根,宰牛、豬時,先用錘或棒將牛豬砸昏後再殺,[8]并未提及宰犬。而在宰牛下麵的一組人物即宰犬場景,一人牽犬執棒,一人捧盆,一人操刀,其步驟亦先將犬砸暈,再刺殺,不同的是《食方》更加詳細,刺殺之後還要倒懸,以求將血放盡。
庖廚圖宰犬局部
簡70 肉,㵒,取囗少半升,漬,擇去其足及萃者,以酒水煮,潦
簡73去其足萃者,以酒水囗囗囗囗囗囗囗
《齊民要術》中五味腊法 “乃淨治,去腥竅及翠上脂瓶”,[9]簡70、73中的萃即“翠”,指禽類的尾部,“翠上脂瓶”即鳥類的尾腺,腥臭不可食,故需去除。或可據此推斷簡70、73是與禽類的烹調有關。
2、湯去毛
簡63 以湯潦煨,去其毛
簡36 先刺殺,乃以湯潦,去其毛,以水洗[10],刀靡之[11]
簡34 卌七 為雞胾方,先刺殺,乃熱湯潦之,毛盡。
簡53 〼□二 為雡脩炙方,先刺殺,乃湯潦,去其毛,以水洗
簡28 為鵠鬻方:先刺殺,以湯煮去其毛,以煨,煨之令毋(?),以湯洎□
簡42 〼熱湯潦毛,□煨□以水苦洗,以刀靡之即斷〼[12]
雖然同樣是以熱水去毛,雞、雡以熱湯潦之即可,而鵠則要煮和煨,《說文解字》云 “煨,盆中火”,[13]有不斷加熱的意思,這是由於水禽的羽毛絨含有油脂成分,可有效阻擋水分的潤濕,僅以熱水潦之,熱量並不能很快到達皮膚表面以達到去毛的效果,所以必須不斷加熱,以保持水溫方便去毛。
3、火燎毛
簡16 卌六 為豚胾方,先刺殺,乃燒齊毛,以手逆搯之掾(緣)
至於“以手逆搯之掾(緣)”,高一致先生認為是用手逆向薅拔未燒盡的邊緣部位的毛髮。豬毛較硬,順拔著實費勁,故而要逆向薅拔,[14]亦可備一說。《食方》中有一條記錄,亦值得注意:
簡57 〼白布巾擇去毛,體解進之。為如此。
簡57應該是對禽類的加工,但在烹飪結束才用白布去毛,這種做法在殘存的簡中亦有類似:
簡30 〼入煨火中數,侯之香,而孰即出,以白布巾擇解進之。
,整理者釋作“柂維”,關於“”字,而簡34雞作,簡68雞作,可知此為雞字而非維。至於“”,《食方》簡11“棗膏一柂”作“”,馬王堆簡帛有柂字,字形作(二 6.46),是“施“字訛體,帛書文字“㫃”字左半多訛作“木”形。[15]馬王堆帛書中“施”完整的寫法作“(十 43.45)”“刑乙 62.11”,[16]的右下部有與“只”相訛混的趨勢。字的右下部分並不是“也”或者是“只”,釋作“柂”並不正確。“雞”應該是類似熬雞、炙雞的烹飪名詞,筆者認為此字為枹(炮)。炮字的古文字字形有:
馬王堆《炮方》二五八
包字有:
睡虎地 《法律答問》61
馬王堆《周易經傳》有“”,詞例作“枹(包)有魚 ”,可知字右下部分為“巳”,右上部分為勹形之訛變,或因竹簡之殘泐也未為可知。
關於“炮雞”,《說文解字》云“炮,毛炙肉也”,段注云:[17]
炙肉者、貫之加於火。毛炙肉、謂肉不去毛炙之也。《瓠葉》傳曰:毛曰炮,加火曰燔。《閟宮》傳曰:毛炰豚也。《周禮·封人》:毛炰之豚。鄭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內則》注曰:炮者、以塗燒之為名也。《禮運》注曰:炮,裹燒之也。按裹燒之卽《內則》之塗燒。鄭意《詩》《禮》言毛炮者,毛謂燎毛,炮謂裹燒。毛公則謂連毛燒之曰炮,為許所本。
根據《食方》中的這兩條關於炮方殘存的記錄,炮應該指連毛塗燒,即將食材帶毛用泥巴裹好,用火煨熟,食用時再除毛。毛、鄭各有所本,不可偏廢。
[1]姚磊:《虎溪山漢簡〈食方〉的編連排序》,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41,簡帛網,2021年3月5日。
[2]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沅陵虎溪山一號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本文圖版釋文均出自此書,不另註)
[3]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北京大學藏秦簡牘概述》,《文物》,2012年第6期。
[4] 吳桑先生也注意到到現存食方不是各道菜譜都殘留一部分,而是集中于某幾道菜,並根據殘簡復原出飯方的流程。參吳桑:《虎溪山漢簡“爲飯方”流程復原》,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74,簡帛網,2020年4月12日。
[5] 關於古籍著錄中的“篇”“卷”問題,見《漢書·藝文志》對書籍中的著錄,基本上“篇”是從內容著眼,“卷”則從篇幅入手。參許超傑《〈漢書·藝文志〉“篇”、“卷”著錄標準臆測》,《史林》,2016年第4期。
[6] 整理者原釋作“洒”,網友落葉掃秋風據馬王堆帛書改釋並讀作“洗”,參簡帛網論壇貼文《〈沅陵虎溪山一號漢墓〉初讀》第4樓,下同。
[7] 高一致:《試説虎溪山漢簡〈食方〉中“富”及相關內容》,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63,簡帛網,2021年3月22日。
[8] 任日新:《山東諸城漢墓畫像石》,《文物》,1981年第10期。
[9] 賈思勰撰、繆啟愉校釋:《齊民要術校釋》(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第460頁。
[10] 整理者原釋作“洒”,網友落葉掃秋風據馬王堆帛書改釋並讀作“洗”,參簡帛網論壇貼文《〈沅陵虎溪山一號漢墓〉初讀》第4樓。
[11] 釋文參攷姚磊:《讀虎溪山漢簡〈食方〉札記(四)》,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48,2021年3月10日。
[12] 釋文參攷姚磊:《讀虎溪山漢簡〈食方〉札記(四)》,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48,2021年3月10日。
[13]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82頁。
[14] 高一致:《試說虎溪山漢簡〈食方〉中“富”及相關內容》,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63,簡帛網,2021年3月22日。
[15] 劉釗主編:《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上海:中西書局,第772頁。
[16] 劉釗主編:《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上海:中西書局,第771頁。
[1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82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1年4月13日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