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3-05-25 15:23:24 瀏覽次數:1125
- 《天回醫簡》讀札(二十八)
-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一 《脈書·下經》簡二二八至二二九釋文作:
• 辟(臂)大陰脈。(繫)手掌中,循辟(臂)內陰兩股之閒,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辟(臂)內陰,至(腋)入心。其病:心滂=(滂滂)痛,詐<汧(肩)>痛,二二八匈(胸)痛,(瘕),肘痛,心煩,肘(疛),夬(缺)盆痛,四枝(肢)痛,甚則交手而戰,此為辟(臂)蹷,膺痛。二二九[1]
今按:簡文的“交手而戰”,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作“交兩手而戰”,[2]乙本作“交兩手而(單)戰”。[3]張家山《脈書》此處簡面殘損缺釋。而傳世文獻《靈樞》與《甲乙經》作“交兩手而瞀”。《靈樞·經脈》:“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4]《甲乙經·十二經脈絡脈支別第一上》:“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是謂臂厥。”[5]
“戰(單)”與“瞀”義不相關,張如青先生已指出“瞀”是訛字:
此段經文是講述手太陰之脈的病症,有胸部脹滿、咳喘、胸痛,缺盆痛,痛得劇烈時,病人會出現一個自我保護性的動作———“交兩手而瞀”,但是一個“瞀”字却使人費解。歷代醫家解釋各異。宋代王惟一所撰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引《太素》注:“瞀,低目也。” 明代馬蒔云:“交兩手而掣瞀。” 明代張介賓云:“木痛不仁也。”清代張志聰注:“瞀,目垂貌。”日本江戶時期醫家丹波元簡先引《玉篇》“瞀,目不明貌”,又言諸家圍繞“目”作解俱誤。其引《楚辭·九章》“中悶瞀之忳忳”注:“煩亂也。”認為當作煩亂解。其實以上這些莫衷一是的紛紜衆説均為誤釋,“低目”、“目垂”、“目不明”皆就本字本義而釋,“木痛”、“煩亂”都是感覺,均與“交兩手”掛不上鉤。“掣瞀”加上了手的動作(掣:拉,抽),增字為訓,又未作進一步解釋,含混而不知所云。馬王堆簡帛醫書《陰陽十一脈灸經》“臂巨陰脈”篇有一段相近文字:“臂鉅陰脈,……是動則病:心滂滂如痛,缺盆痛,甚則交兩手而戰,此為臂厥。”戰,指戰慄。顫抖。原來經文是說,缺盆中痛,病者以兩手臂交叉,手掌按壓缺盆以止痛,痛得劇烈時,交叉的兩手因加強壓力而顫抖。延誤兩千年的訛字及由此而產生的誤解與紛爭。因簡帛醫書的重光於世。一朝迎刃而解。[6]
張如青先生認為“瞀”是訛字的觀點,撥雲現日甚為有見。我們受到啟發,在《千金要方》《針灸資生經》《普濟方》中找到如下三條異文:
(一)《千金要方》:“寒厥交兩手而騖。”此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作“騖”,《備急千金要方校釋》已改作“瞀”。[7]
(二)《針灸資生經》:“寒厥交兩手而鶩。”此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作“鶩”,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版《針灸資生經》已改作“瞀”。[8]
(三)《普濟方》:“寒厥交兩手而驚。”此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作“驚”,
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年版《普濟方》未作改易。[9]
我們認為由“瞀”訛為“騖”、“鶩”、“驚”的可能性,不如由“騖”、“鶩”、“驚”訛為“瞀”的可能性大。在刊刻的過程中,筆劃多的字訛為筆劃少但與之形近的字,這種情況比較多見。因此,推測《靈樞》《甲乙經》中的“瞀”均為“驚”的訛字,其先由“驚”訛作“騖”、“鶩”,再轉作“瞀”。“驚”作“騖”,文獻中有證。《莊子·知北遊》:“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郭象注:“則理未動而志已驚矣。”陸德明釋文:“‘已驚’如字。本亦作騖,音務。”郭慶藩云:“驚字頗費解,當從《釋文》作騖,是也。”[10]
若《靈樞》《甲乙經》本作“交兩手而驚”,那麼馬王堆帛書的“單”、“戰”以及天回醫簡中的“戰”,似都應讀若“憚”。“戰”與“憚”,可通。《經義述聞》:“戰與憚,古同聲同義。”[11]“驚憚”是同義連文,均作恐懼害怕的意思。《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驚憚慴伏。”[12]《淮南子·覽冥訓》:“莫不憚驚伏竄。”[13]“驚”與“憚”不僅可以倒置連文,還可互訓。《文選·招魂》:“憚青兕。”王逸注:“憚,驚也。”[14]《太平御覽·兵部》引《尚書大傳》:“戰者,憚也,驚之也。”[15]
若我們的推測大致不誤,則《靈樞》《甲乙經》的“交兩手而驚”與天回醫簡的“交手而戰(憚)”、馬王堆帛書的“交兩手而戰(憚)”、“交兩手而單(憚)”是同一種病徵的相近表達。“驚”字與“憚”字,此處屬於“同義換用”。
需要疏解的是,“交兩手而驚”和“交手而戰(憚)”應當不是張如青先生所認為的顫抖,“病者以兩手臂交叉,手掌按壓缺盆以止痛,痛得劇烈時,交叉的兩手因加強壓力而顫抖”。而應遵其常訓,徑取恐懼害怕的意思。“交兩手而驚”和“交手而戰(憚)”是形容心臟不適時,患者緊握兩手,感到恐懼害怕甚至產生瀕死感。“驚”與“憚”正是描述心慌恐懼的字。
焦樹德先生較早將“心絞痛”與古醫書所說的胸痹、心痛、真心痛諸症聯繫起來。“心絞痛”有時將伴有將死的恐懼感,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麻木。[16]《內科學》描述急性心力衰竭時總結:“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煩躁不安,甚至瀕死感。”[17]“典型心絞痛以突然發生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窒息樣、緊縮感和悶脹性疼痛為特點,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內側、頸部、下頜、左肩胛部、左側無名指和小指,嚴重時可有瀕死感和恐懼感,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動。”[18]
毫無疑問,中醫和西醫的理論體系迥異,但其對於某些病徵的描述却有共通之處。《靈樞》《甲乙經》的“交兩手而瞀(驚)”過去因為誤字而釋義不明,結合天回醫簡與馬王堆帛書的“交手而戰(憚)”,應該就是西醫所言的瀕死感。發生在心前區的緊縮感和窒息感讓人幾欲有死亡的體驗,如何不讓患者驚之、憚之呢?
附帶提一句《千金要方》的“交兩手而騖”,可能其另有所本,所以較正確的“驚”字還相去不遠。今人以《靈樞》《甲乙經》妄改作“瞀”,顯然讓我們與醫書本貌失之交臂了。應當說,不同文獻中的同一處傳抄錯誤,其發展程度可能不同。有的錯得較深,已距本字較遠。有的錯得較淺,與本字尚有一些音形義的聯繫。二 《脈書下經》有兩條用動物叫聲作擬聲詞形容人體內部聲音的簡文:
• 肌瘕。皮厚明=(明明),其中蚖=(蚖蚖)基,其徵如肉如贏(蠃),列而居少腹,上而逆食,鳴如(鼁)。一三五
• 水瘕。鳴窐=(窐窐)淖=(淖淖),其徵如(鼁),以周要(腰),其痛也,類赤、蚐。一四二
今按: 簡一三五我們曾討論過,張家山漢簡《脈書》有膏瘕,與天回醫簡的肌瘕症狀相似,均言皮膚腫脹、腹中有如蛙鳴。《脈書》:“其腹胗胗如膚張(脹)狀,鳴如鼃(蛙)音,膏叚(瘕)殹。”[19]蚖,應指蠑螈。《說文》:“蚖,榮蚖,蛇醫。以注鳴者。”蠑螈善鳴,因此簡文中的“蚖蚖”應看作疊字擬聲詞。簡一四二整理者注:“窐同‘窪’,象聲。”該意見可從,既然“窐窐”是象聲,我們認為“其徵如(鼁)”也是指身體發出的聲音如鼁。《治六十病和齊湯法》第四十二方也有如下記載:
如(鼠)(鼁)(竈-)成蟲者,一三七 椯(摶)勭(動)勤,能息,案(按)之避手,淖=澮=(淖淖澮澮)有殸(聲)
該方認為其病如鼁(蟾蜍)在人腹中,會發出淖淖澮澮般的水流聲。天回醫簡以蚖、鼃、蟾蜍等與人體內聲音聯繫的記載,在擴寬我們對早期醫學的視野的同時,也為一些古醫書中的疑難字提供了新思路。
《甲乙經·陰衰發熱厥陽衰發寒厥》:“厥而腹膨膨多寒氣,腹中。”四庫全書本作。其下“音最”的小字更是令人生疑。《鍼灸甲乙經校注》云字書有而無字。本作何字難詳,其狀腹中聲響當是。[20]據前述天回醫簡的動物擬聲,我們頗疑《甲乙經》本作“腹中鼃鼃”,是以蛙擬聲。蛙之善鳴,往往給古人的起居帶來困擾。《周禮》有官名“蟈氏”,就是司職清除蛙類動物。《周禮·秋官·蟈氏》:“蟈氏”,鄭玄注:“掌去蝦蟇。”[21]
我們推測在傳寫過程中“鼃”(張家山漢簡《脈書》)訛作了形近的“竃”(天回醫簡《療馬書》),而“竃”與“爨”均指的是燒火做飯的灶,義同可換,“爨”後來訛作與之形近的。我們之所以懷疑是“爨”的訛字,一方面是字形接近。另一方面是“爨”有異體字作“熶”,[22]這可能是其下音注“音最”的來源,其原作“音熶”是“爨”的音注,後來“爨”訛成,“熶”也訛成“最”字,遂讓音注顯得與其注字不相關。
《甲乙經》的“腹中鼃鼃”,與天回醫簡《治六十病和齊湯法》的“其中蚖蚖”義同,均指腹中有響聲。當然,這只是我們的大致假設(不排除“鼁鼁”等其他表動物的形近字),未必完全合乎實情,尚有繼續探討的空間和必要。然“腹中”的“”是訛誤導致的壞字,應是沒有疑義的。[1]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天回醫簡》(下册),文物出版社2022年11月,第46頁。
[2]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五册,中華書局2014年,第203頁。
[3]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六册,中華書局2014年,第12頁。
[4] 田代華等整理:《靈樞經》,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第31頁。
[5] 張燦玾,徐國仟主編:《鍼灸甲乙經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第207頁。
[6] 張如青:《論出土簡帛醫書對澄清後世醫學誤解的作用》,《中醫文獻雜誌》2019年04期,第15頁。該段所引醫書參其原注,此不俱引。
[7] (唐)孫思邈著;李景榮等校釋:《備急千金要方校釋》,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第1052頁。
[8] (宋)王執中編著;黃龍祥、黃幼民整理:《針灸資生經》,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第221頁。
[9] (明)朱橚等編:《普濟方》(第十册),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年,第388頁。
[10]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中華書局2016年,第753頁。
[11] (清)王引之撰:《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07頁。
[12]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2013年,第3658頁。
[13] 何寧撰:《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2018年,第472頁。
[14]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2012年,第633頁。
[15]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中華書局1960年2月第1版、1995年10月北京第5次印刷,第1417頁。
[16] 焦樹德:《簡述心絞痛的辯證論治》,《上海中醫藥雜誌》1964年02期,第20頁。
[17] 吳開春,金美玲主編:《內科學》(全國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五年制臨床專業規劃教材),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年,第168頁。
[18] 李柳驥主編:《冠心病心絞痛》(心系病證醫家臨床證精華),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年,第236頁。
[19] 見拙文:《<天回醫簡>讀札(十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23年3月31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960.html。
[20] 同5,第999頁。
[2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312頁。
[22] (宋)丁度等編:《宋刻集韻》,中華書局1989.8(2015.5重印),第159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為2023年5月24日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