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3-05-29 11:13:09 瀏覽次數:791
- 《天回醫簡》讀札(二十九)
-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一 《脈書·下經》簡九八釋文作:
• (笄)狐。狀<伏>右卵上而橫居,其卵端基而穜(腫)。九八[1]
今按:整理者注同“笄”,簪也。然並未指出“笄”與“笄狐”的命名有何關係。細繹簡八九至簡一〇一諸與“狐”相關的病症,可以發現其命名都和病徵有所關聯。如“直狐”之“直”字,來源於“直少腹”的症狀。“氣狐”之“氣”字,來源於其腹部“善穜(腫)善減”,即《醫宗金鑒》所云的“時減時滿”,[2]腹部脹氣時來時去。“狐陰”之“陰”字,是因為“天陰”導致。准此,我們認為“笄狐”用“笄”字,是取其“橫居”之象。《詩·鄘風·牆有茨》:“君子偕老,副笄六珈。”毛傳:“笄,衡笄也。”[3]衡、橫古字通,“衡笄”即“橫笄”。《周禮·天官冢宰·追師》:“追衡、笄,為九嬪及外內命婦之首服”,賈疏:“其笄言橫,據在頭上橫貫為橫。”[4]《通典·喪制》:“後漢鄭玄云:‘子為父斬縗,始死,笄纚如故。’”注曰:“以六尺纚繒縚髪,其狀如乙尾,以笄橫貫之,加冠其上。”[5](唐)權德輿《贈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初笄橫白玉,盛服縷黃金。”[6]初笄橫白玉,正是描述女子以白玉作笄橫貫髮髻上。由於“笄”在文獻中均取橫貫之象,故《脈書·下經》以“右卵上而橫居”將其命名為“笄狐”,實是形象貼切的。
整理者以“狀”為“伏”的誤字,恐未必。“狀右卵上而橫居”就是説“笄狐”的形態或症狀是橫居於右卵,如字讀可通。“右卵上而橫居”用西醫術語來説,就是單側睾丸腫大,我們頗疑其與精索靜脈曲張症狀接近。“精索靜脈曲張患者可在陰囊內、睾丸上極可觸及曲張靜脈叢形成的軟性腫塊,站立時明顯,平卧時縮小或消失。”[7]《脈書·下經》簡一二七、簡一四六有“笄瘕”,不知是否與“笄狐”取名有聯繫。二 《脈書·下經》簡一二七釋文作:
• 膏瘕。膚厚,如膚張(脹)者,痛箸=(箸箸)也,煩心,下□瘕痛而控頸,數吹(欠),不耆(嗜)食,類肩不。一二七
今按:整理者在注中引《靈樞》作“肩似拔”,並未分析兩者異文的關係,此試論之。先將其各處異文情況移寫如下:
《靈樞·經脈》:“肩似拔,臑似折。”[8]《脈書·下經》簡二二三:“肩佁(似)否,腝<臑>痛。”張家山漢簡《脈書》:“肩以(似)脱,臑以(似)折。”[9]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不可以顧,肩14/48以(似)脱,臑以(似)折。”[10]《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不可以顧,肩以(似)脱,臑以(似)折。”[11]
“弗”、“祓”古字通。《詩·大雅·生民》:“以弗無子。”“弗”,《太平御覽》卷五二九引作“祓”。[12]“弗”、“不”古字通。《易·乾》:“先天而天弗違。”《論衡·寒溫》引“弗”作“不”。[13]“弗”、“否”古字通。《書·呂刑》:“苗民弗用練。”《墨子·尚同中》引“弗”作“否”。[14]故《脈書·下經》簡一二七“類肩不”的“不”字,應通作“拔”字。“拔”是月母並部字,“不”讀(bú)聲是屋母並部字,音近可通。《脈書·下經》簡二二三“肩佁(似)否”的“否”字,也應通作“拔”。
“脱”與“拔”,皆有引出義。《漢書·卜式傳》:“式脱身出。”顏師古注:“脱身,謂引身出也。”[15]可證“脱”有引出義。《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拔濟”條引《桂苑珠叢》云:“引出也。”[16]是“拔”常訓為引出義。故《靈樞·經脈》的“肩似拔”,是指肩部如有力量牽引。張家山《脈書》與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甲乙本的“肩似脱”,是指肩部如同被引而出之的意思。“脱”與“拔”,是古醫書常見的同義換用。當然,將“脱”進一步視為“拔”的動作造成的結果,也是説得通的。三 《療馬書》簡十三釋文作:
馬約瘦不(嗜)食者三物:一曰駒絕,一曰傷中﹂,一曰齱。此皆聶(攝)肌、小腹。一三
今按:“肌”字圖版作,整理者釋“肌”誤,當改釋作“飢”。釋文訂作:
馬約瘦不(嗜)食者三物:一曰駒絕,一曰傷中﹂,一曰齱。此皆聶(攝)飢、小腹。一三
[1]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天回醫簡》(下冊),文物出版社2022年11月,第31頁。
[2] (清)吳謙著;張年順,張弛等校注:《醫宗金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年,第234頁。
[3]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朱傑人,李慧玲整理:《毛詩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53頁。
[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0頁。
[5] (唐)杜佑撰:《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53頁。
[6]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中華書局1982年,第1594頁。
[7] 趙洪波等編著:《實用泌尿外科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第36頁。
[8] 田代華等整理:《靈樞經》,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第34頁。
[9]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21頁。
[10]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五冊,中華書局2014年,第199頁。
[11]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六冊,中華書局2014年,第10頁。
[12]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中華書局1960年2月第1版、1995年10月北京第5次印刷,第2400頁。
[13] 黃暉撰:《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中華書局1990年,第632頁。
[14]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中華書局1993年,第119頁。
[15]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2013年,第2624頁。
[16] 徐時儀校注:《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21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為2023年5月28日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