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3-11-13 16:30:25 瀏覽次數:195
- 《懸泉漢簡》語言文字札記(二)
-
(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首發)一 補釋“人” (1)〼 二人養 〼
〼人疾 〼
〼□運茭,廿四人日運〼(Ⅱ90DXT0113④:186,懸泉《叁》P325)
按:“運”前一字殘,作。本簡是戍卒勞作簿,是戍卒的分工和勞作記錄。根據字形和辭例,該字應是“人”。本簡中其他三個“人”字分別作
、
、
。“運”前一字當是“人”字撇和捺之殘餘。
類似的勞作簿,懸泉漢簡還有:
(2) 入六人,受效穀置 其三人養
七月辛巳徒復作廿一人 凡廿七人 三人病
定作廿一人積 (Ⅱ90DXT0113④:72,懸泉《叁》P308)
(3) 其五人養
三月壬寅卒卌八人 三人病 〼
定作卌人運茭〼 (Ⅰ90DXT0109③:3,懸泉《壹》P320)
例(1)體例與例(3)同,前面也應有時間和役卒總人數,後面是具體的分工,分別說明幾人“養”,即幾名廚師,幾人“疾/病”即生病人數,以及“運茭”的人數,例(3)是卌人運茭,例(1)雖上殘,但從殘餘的筆畫可以看出“運茭”上是“人”字,與例(3)的體例也相符。
故本簡可釋作:
(3)〼 二人養 〼
〼人疾 〼
〼人運茭,廿四人日運〼(Ⅱ90DXT0113④:186)二 補釋“幼” 〼□魏□〼 (Ⅱ90DXT0114①:108,懸泉《叁》P346)
按,該簡爲工整書寫的隸屬,“魏”下一字殘,剩餘筆畫作,應爲“幼”字之殘。西北漢簡中“幼”多寫如上下結構,如懸泉《壹》
Ⅰ90DXT0110③:7,還有《倉頡篇》“幼”之殘字
(教後嗣,幼)Ⅰ90DXT01109S:40。
西北漢簡中上下結構之“幼”字頗多,如居延漢簡167.4,肩水金關漢簡
73EJD:385,居延新簡
EPT55.27,北大漢簡
妄稽193.19等,皆可比照。
故,本簡可補釋作:
〼□魏幼〼 Ⅱ90DXT0114①:108三 Ⅱ90DXT0114④:148A+139B係誤綴 姚磊先生曾對Ⅱ90DXT0114④:148A和Ⅱ90DXT0114④:139B進行綴合,[1]認爲二簡爲同一探方同一層,材質相同,均爲松木,色澤相符,字形、形制以及書寫風格等較爲一致,文意相關,紋路可以貫通。作者言綴合後可以復原“用”字,但綴合後復原的所謂“用”字作
,與Ⅱ90DXT0114④:148的同簡“用”
差別很大,顯然不是“用”字,當屬誤綴。作者綴合的圖版如圖1。
圖1 Ⅱ90DXT0114④:148A+139B綴合圖 圖2 Ⅱ90DXT0114④:148 圖3 Ⅱ90DXT0114④:139B
作者言兩簡碴口密合,但實際並非如此。Ⅱ90DXT0114④:148A見圖2,Ⅱ90DXT0114④:139B如圖3,[2]Ⅱ90DXT0114④:148的下口與Ⅱ90DXT0114④:139B的上口並不密合,見表1,二者的綴合很牽強,係誤綴。表1 Ⅱ90DXT0114④:148與Ⅱ90DXT0114④:139B綴合與對比圖 Ⅱ90DXT0114④:148A+139B綴合圖 Ⅱ90DXT0114④:148
Ⅱ90DXT0114④:139B
實際上,Ⅱ90DXT0114④:148中“八”下之殘字,整理者釋爲“斗”無誤。該字只殘餘兩短豎,作
,可與Ⅱ90DXT0114④:139A中“斗”
及Ⅱ90DXT0114④:139B之兩個“斗”
比較,係“斗”上部之殘。Ⅱ90DXT0114④:139B左第二字圖版作
,是“用”字,只是左上略殘。“用”上還有殘字
,目前尚不識何字。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能與Ⅱ90DXT0114④:148綴合,即使綴合,也是“八”下殘字
與“用”上殘字
拼接,但二者顯非一字。而不能略過
,把
與“用”拼合。現在的綴合是把“用”上之殘字忽略了,見表1。
參考文獻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懸泉漢簡(壹)》,中西書局,2019年。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懸泉漢簡(叁)》,中西書局,2023年。
姚磊:《〈懸泉漢簡(叁)〉綴合札記(二)》,武漢大學簡帛網,2023年6月28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9077.html。
[1] 姚磊:《〈懸泉漢簡(叁)〉綴合札記(二)》,武漢大學簡帛網,2023年6月28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9077.html。實際上,“Ⅱ90DXT0114④:148”只錄一面,不分AB。
[2] Ⅱ90DXT0114④:148與Ⅱ90DXT0114④:139B,皆見《懸泉漢簡(叁)》第496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3年11月2日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