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4-07-31 19:39:22 瀏覽次數:852
- 讀《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札記四則
-
(聊城大學)
(首發)《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1]收錄簡牘2千餘枚,資料豐富。經過研讀,筆者發現幾處可補釋的文字,略陳管窺之見,如有不當,尚望雅正。
一 ②85上存二字整理者未釋,圖版如表一,當釋為“嗇夫”。該簡殘損嚴重,有些許墨跡呈上,但仍可看出與“嗇夫”二字相一致。“嗇”字右側臨近簡的邊緣有一點墨跡,應是污漬所致,不是筆畫。“嗇夫”二字習見,摹寫字形可參看下表一,虛線補缺簡的部分,實線表示原簡的邊緣。釋文補作:
〼嗇夫〼②85表一 ②85 ⑤壹180正 ⑤貳176 ⑦305 二 ⑤壹391第一行第一字整理者未釋,圖版如表二,當釋為“節”。字形左半邊有“皀”無疑,上部有殘留墨跡。就現有筆畫來看,與“食”很像,且簡文出現了16次“食”字,頻率很高。結合殘簡的字形分佈寬窄來看,左側字形書寫體勢略寬,如果簡右側未釋字僅見現有筆畫判斷為“食”,則略窄,故右側殘斷的部分應該還有部件,排除“食”字的可能。簡文也出現了“即”字,但字形上部還存有殘筆,也可以排除。冟,《說文》:“飯剛柔不調相著。从皀,冖聲。讀若適。”如若簡右側未釋字看作“冟”,則僅占簡的一半,右半空缺無筆畫,與視為“食”的缺點是一樣的,也可以排除。筆者綜合簡文的情況,認為此字應該釋作“節”,上部殘存的墨跡應為“⺮”的部分筆畫,右半部分幾乎殘斷,缺少的應即“卩”部。“節”摹寫字形參看表二,虛線表示截圖的邊框,實線表示原簡的邊緣,以下皆是,茲不贅述。釋文補作:
〼節□〼
〼□亟遣勿留〼表二 ⑤壹391 ⑤貳345 ⑤壹391 三 ⑦176第二行第一字整理者未釋,圖版如表四,當釋為“郎”。察其形體仍可看出右旁的“邑”旁和下部的“亡”形。
察《說文》下部從“亡”形有喪、長、畏、食、辰、良、、芒、罔,與“阝”結合的字形有:郎、隈、、䣅、邙。
首先就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釋文出現過的字來說,僅見“郎”,且出現了五次,皆表示官職名,有:
人行書潙陵柳手/十二月丙子郎中藍行内史事謂□□⑦315+⑦322[2]
〼者郎中卅三大僕□□〼〼 ⑦393正
〼□郎徒舍人□□〼 ⑦466
〼潙陵安陽各一板西山昭陵蘩陵侈道南陽二采錫三書到問當論=言夬九月丁酉郎中藍 ⑦303
其次,就隈、、䣅、邙而言,隈,《說文》:“水曲,隩也。从,畏聲。”表水流彎曲義,七號井簡牘出現此等有關地理位置的名稱詞的概率不高。,方足布幣面文有“子”,《說文》不錄,是“長子”之長的地名專用字,戰國時趙地,今陝西長子縣北,方足布面文有“水”,即“長水”,地名也,位於今河南洛寧縣西十五里長水鎮;又見於侯馬盟書,用為姓氏名。[3]兩者皆與七號井簡文內容不符。䣅,《說文》不錄,《玉篇·邑部》:“姓也。”出現時間稍晚,簡文出現此字的概率極低。邙,《說文》:“河南洛陽北亡山上邑。从邑,亡聲。”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為長沙國益陽縣文書,位於湖南,出現此字的可能性也不大。
“郎”,從邑,良聲,字形參看表四,可看出字形左右位置不均衡,或如⑦393、⑦466所從“良”形微高於“邑”形,或如⑦303所從“良”遠低於“邑”形,⑦176從字形上看,“良”應高於“邑”旁,摹寫字形見表三。
綜上,“郎”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釋文補作:
〼□〼
〼郎□〼表三 ⑦176 ⑦303 ⑦315+⑦322 ⑦393正 ⑦393正 ⑦466 四 ⑦187第二行第一字和第二字整理者未釋,圖版如表四,筆者認為恐實為一字,似可釋為“敬”。
字形右側察其部件“攴”無疑,左側豎筆有三劃筆畫依稀可見,簡的頭部有墨跡殘留,如果上下兩處筆畫視為一字,大概也只有“敬”字符合條件。敬,從攴,茍聲,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之“敬”有兩種寫法,一作③134等(參表五第一行),二作⑤壹400等(參表五第二行),區別在於“茍”下部一筆畫的有無,經對比簡⑦187的形體乃第一種寫法。雖然上方墨跡與“攴”相距較遠,但從左側豎筆可看出其長度未能完全在圖版中顯示,字形遠比右側“攴”形大得多,故距上方羊形部件較遠,問題也不大,釋為“敬”的可能性較大。
如果站在整理者的角度看成是兩個字,左側字形有三筆,大概也有一字“般”符合條件。般,甲骨文從凡從攴,金文“凡”形訛作“舟”形,而後秦文字多見從殳從舟,少見從攴,西漢以後更是,七號井簡牘釋文也沒有出現過“般”字,故釋作“般”的可能性較低。
綜上,釋作“敬”的可能性較大。字形摹寫見表四。釋文修訂作:
〼□□〼
〼敬〼表四 ⑦187 ③134 ⑤壹395 ⑦10+⑤貳188 ⑦93 ⑧1 ⑤壹400 ⑥14 ⑦10+⑤貳188 ⑦42+⑦34 ⑦709 [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益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編著:《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2] “鹽”陳偉先生改釋為“藍”,見《讀兔子山7號井簡牘札記》,武漢大學簡帛網,2024年2月7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9361.html。下文“大僕”的“僕”字也參此文。
[3] 王輝:《古文字通假會典》,中華書局2008年,413-414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4年7月28日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