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4-08-19 17:17:37 瀏覽次數:314
- 《懸泉漢簡》散簡編連六則
-
(西北師範大學)
(首發)2023年5月,《懸泉漢簡(三)》由中西書局出版發行,貳仟壹佰九十八枚簡向學界公佈,再加《懸泉漢簡(壹)(貳)》公佈的簡,纍計已公佈六千伍佰八十伍枚。筆者試圖對已公佈的散簡從出土地點、內容、形制、書寫格式、筆跡的角度進行編連並對相關問題進行考證。然受學力所限,定有錯漏之處,故此敬請方家不吝指謬。
一 出 貇田五十一畝 建始二年十二月 少內嗇夫輔付壽親里董彭
䊮粟小石七十石直錢二千七百 Ⅰ90DXT0111②:97
出 貇田一頃一十五畝 建始二年十二月 少內嗇夫輔付宜民里韓延
䊮粟小石六十九直錢六千二百一十 Ⅱ90DXT0114③:442
首先,從出土地分析,兩簡的出土地點雖分屬兩個區域,但是②:97號簡位於Ⅰ區最左側的探方,③:442號簡位於Ⅱ區最右側的探方,兩地相隔相近[1];其次,從內容分析,兩簡緊密相關,都是出貇田記錄,時間一致,均爲“建始二年十二月”,所涉人物一致,均爲“少內嗇夫輔”;再次,從性質分析,兩簡材質相同,均爲紅柳,寬度處於0.80—0.90cm之間,厚度處於0.20—0.25cm之間,形制趨同[2];續次,從書寫格式分析,兩簡分爲三欄書寫,首欄“出”字之後分爲兩行書寫,各欄之間空白距離相近,格式一致;最後,從筆跡分析,選取兩簡相關字形,對比如下:簡號 出 百 始 夫 輔 里 ②:97 ③:442 對比可見兩簡字形、風格相似,當為同一書手寫成。如“十”字,“一”筆收筆上翹,“ㄧ”筆微偏右;再如“輔”字,都省略了“丶”,且兩筆長竪均偏右,呈弧狀,全字均向右傾斜。綜合分析,兩簡筆跡相似,書風相似。因此,兩簡屬同一冊,可編連(見附圖1)。[3]
除兩簡外, Ⅱ90DXT0111②:123號簡簡文如下:
出 豤田卅三畝 建始二年十二月乙卯倉嗇夫輔付廣漢里孫庭
䊮粟十七石
此簡與上述兩簡所記内容類似,年月一致,官職均爲“嗇夫”。其中②:123號簡中的廣漢里與②:97號簡中的壽親里同爲效穀縣下轄里[4],故兩簡有一定關聯,但由於兩簡書寫格式、筆跡、形制[5]存在較大差異,暫未列入。
此外,Ⅰ90DXT0110①:30(未見刻齒)和Ⅱ90DXT0112③:117 號簡的簡文內容亦值得注意,簡文如下:
入 豤田一頃
糴粟小石百五十畝 正月丁未縣泉廄嗇夫尊受遮 Ⅰ90DXT0110①:30
出貇田䊮粟小石卌石 建平二年三月辛卯宜王里宋康付縣泉置嗇夫敞 Ⅱ90DXT0112③:117
由①:30號簡簡文內容可知,當時應存在“豤田出入簿”一類的簡冊[6]。③:117(刻有左齒)號簡簡文中的出付對象與②:97、③:442、②:123三簡(未見刻齒)相反,由“裏→懸泉置”。二 出茭三百一十五石 以食傳馬卌二匹十一月己卯盡戊申卅日積千二百六十匹匹一鈞 Ⅱ90DXT0113④:69
出茭二百九十三石三鈞 以食傳馬卅九匹積千一百七十五匹匹一鈞 Ⅱ90DXT0114③:480
出茭七十二石一鈞 □ 以食官牛五積百卌七牛牛二鈞 Ⅱ90DXT0114④:279
首先,從出土地分析,③:480與④:279號簡同屬一個探方,④:69號簡出土探方緊鄰前述兩簡出土探方;其次,從內容分析,三簡緊密相關,都是出茭以食馬記錄;再次,從性質分析,三簡材質相同,均爲紅柳,長度處於23.20—23.50cm之間,寬度均為0.90cm,厚度均為0.20cm,形制趨同[7];續次,從書寫格式分析,三簡分爲兩欄書寫,第二欄書寫起始位置相近,格式一致;最後,從筆跡分析,選取三簡相關字形,對比如下:簡號 茭 石 鈞 傳 馬 ④:69 ③:480 ④:279 — — 對比可見三簡字形、風格相似,當為同一書手寫成。如“茭”字,兩橫畫之間都有筆畫,“父”部似“又”,且均向左傾斜;再如“馬”字,“灬”只寫了一個點畫。綜合分析,三簡筆跡相似,書風相似。因此,三簡屬同一冊,可編連(見附圖2)。[8]
另外,號簡的形製與上述三簡非常相似, 因為材質為胡楊,故暫且未列入[9]。簡文如下:
出茭百石 以食官牛七積二百牛牛二鈞 Ⅰ90DXT0309③:179
再者,Ⅱ90DXT0114④:245+236號綴合簡與該簡都是出茭以食官牛的文書記錄,但是由於書風差異過大,故未編入[10]。
出茭百一十七石 以食官牛八十月丁丑盡乙巳廿九日 Ⅱ90DXT0114④:245+236
此外,根據徐錫祺《西周至西漢曆譜》推斷,④:69號簡的年號當為五鳳二年。該簡出土探方共出土了79枚紀年簡,紀年時間為始元二年至始建國,其中又集中於漢宣帝(30枚)與漢成帝(31枚)時期。故可據簡文“十一月己卯盡戊申卅日”斷定此簡的年號為五鳳二年,該簡出土所在地層共有36枚簡,其中29枚均為五鳳二年所在的漢宣帝時期的年號,此亦可佐證上述結論。三 姚磊在《讀<懸泉漢簡>札記(十九)》一文中對以下五枚簡進行了編連,冊子暫定名作“縣泉置鴻嘉四年二月入稾簿”[11]。簡文如下:
入稾廿七石 鴻嘉四年二月己丑置嗇夫敞受執適里□□ Ⅱ90DXT0111②:124
入稾六十四石 鴻嘉四年二月庚寅縣泉置嗇夫敞受壽貴里宜壽 紀氏 Ⅱ90DXT0111①:99
入稾五十一石 ○ 鴻嘉四年二月辛卯〼 Ⅱ90DXT0111①:108
入稾九十一石 ○ 鴻嘉四年二月壬辰縣泉嗇夫敞受冥安破胡里終彭 已 Ⅱ90DXT0111①:194
入稾十二石 ○ 鴻嘉四年二月壬辰縣泉置嗇夫敞受冥安=樂里干辦[12] Ⅱ90DXT0111②:178+Ⅱ90DXT0112②:57簡號 長 寬 厚 完殘 材質 ②:124 23.4 0.9 0.2 完整 红柳 ①:99 23.6 0.7 0.2 完整 红柳 ①:108 11.6 1 0.4 下殘 紅柳 ①:194 23.9 1 0.4 完整 紅柳 T0111②:178+ T0112②:57 23.6 1.15 0.4 綴合 紅柳 T0110①:118 24.3 0.8 0.3 完整 紅柳 T0112②:2 23.8 1.05 0.3 完整 胡楊 根據上表前五枚簡的形製數據與簡文內容相關度、書風(附圖3),從這個意義上說,姚磊的綴合是合理的。在此基礎上,筆者發現還有一枚簡可與該簡冊進行編連,簡文如下:
入十七石稾 鴻嘉四年二月己丑縣泉置嗇夫敞受效穀壽親里…… Ⅰ90DXT0110①:118
①:118號簡與 ②:124號簡的日期一致,都是二月二十三日,所涉及官職人物一致與形製數據與前揭五簡接近,再觀其整體書風,也與前五簡類似,從該角度說,此簡當可與前五簡進行編連。但是,在文書類簡冊編連的過程中,還需考慮稿本形態多樣性問題。因此,該簡冊的編連要更具說服力,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得到進一步論證,①:108 、①:194、T0111②:178+T0112②:57三枚簡在入稾具體數值之後均有○符[13],②:124、①:99、①:118三枚簡卻沒有。此外,①:99、①:194、T0111②:178+T0112②:57、①:118四枚簡末尾均有類似於鈎校符的符號[14]形式不一,①:118號簡中的“敞” 明顯與前後文的字跡不一(附圖3),應為後書寫,或為嗇夫敞的簽署。因此,該簡冊的編聯還需進一步考證。
此外,Ⅱ90DXT0112②:2號簡[15](附圖4)需要注意,稾的數量和日期與①:108號簡一致(該簡為入稾),寬、厚數據非常接近,簡文如下:
出 稾五十一石 丿 鴻嘉四年二月辛卯縣泉置嗇夫敞付效穀益里鄧譚
直錢五千六百一十 Ⅱ90DXT0112②:2
參照前表統計數據,該簡的長、寬、厚與①:194、T0111②:178+T0112②:57兩枚簡非常接近,故關係緊密。四 高渠田八頃五十一畝 Ⅱ90DXT0113①:8
官渠田五十八頃卅二畝 Ⅱ90DXT0113③:18+48
首先,從出土地分析,①:8與③:18+48號簡同屬一個探方;其次,從內容分析,兩簡緊密相關,都是河渠灌溉畝數記錄;再次,從性質分析,寬度處於1.00—1.10cm之間,厚度處於0.20—0.30cm之間,形制趨同[16];續次,從書寫格式分析,書寫字體大小、間距相近,格式相同(渠名+田畝數);最後,從筆跡分析,選取兩簡相關字形,對比如下:簡號 渠 田 頃 ①:8 ③:18+48 對比可見兩簡字形、風格相似,當為同一書手寫成。如“田”字,整體呈“ロ”狀,輕微上揚;再如“頃”字,“匕”部緊貼“頁”部,“頁”部第一筆橫畫收筆均上揚。綜合分析,兩簡筆跡相似,書風相似。因此,兩簡屬同一冊,可編連(見附圖5)。
此外,③:18+48號簡中的“官渠”在已公佈的懸泉簡中多次出現,臚列如次:
千乘里譚賢田一頃七十八畝 縣泉 官渠
符 (左側刻齒內) Ⅱ90DXT0112③:103
得玉里侯博官渠 得玉里王左李子 得玉里侯偉官渠 A
壽親里董永 B Ⅱ90DXT0114③:455AB
常利里董宣官渠 壽親里趙庇李子〼 A
廣漢里趙信 B Ⅱ90DXT0114④:136AB
可見,官渠灌溉千乘里、得玉里、常利里等地區。在未公佈簡中所見“官渠”,在郑炳林、许程诺所著《西汉敦煌郡的水利灌溉研究》一文中有詳細論述,並結合唐宋敦煌籍帳文書得出此渠沿用至唐五代宋初[17]。五 長樂里呂政田卌畝□〼 Ⅱ90DXT0114②:60
效穀益壽里趙定子田卅五畝 問長實毋所溉 Ⅱ90DXT0114②:199
觀津里[18]車成淵田一頃廿七畝〼 Ⅱ90DXT0114③:17
高誼里[19]張赦田六十畝〼 Ⅱ90DXT0114③:309
首先,從出土地分析,②:60、②:199與③:17、③:309號簡分屬於同一探方的②、③地層;其次,從内容分析,四簡緊密相關,均為田簿;再次,從性質分析,寬度處於0.75—1.05cm之間,厚度處於0.10—0.35cm之間,形制趨同[20];續次,從書寫格式分析,書寫字體大小、間距相近,格式相同(里名+人名+田畝數);最後,從筆跡分析,選取四簡相關字形,對比如下:簡號 長 里 田 畝 ②:60 — ②:199 ③:17 — ③:309 — —
對比可見四簡字形、風格相似,當為同一書手寫成。如“里”字,最後一筆橫畫拖長,且整體均向左微傾;再如“田”字,整體呈倒立直角梯形狀,輕微上揚。綜合分析,四簡筆跡相似,書風相似。因此,四簡屬於同一冊,可編連(見附圖6)。
此外,高誼里在已公佈懸泉漢簡中共出現8次,Ⅱ90DXT0111②:157AB 號簡可證高誼里為效谷縣下轄里,簡文如下:
高誼里鄭曾田四頃 縣泉 第一 A
符 (左側刻齒) B六 西檄二 其一酒泉大守章 詣大守府 九月辛卯夜半時御延年受魚離御福
一淵泉丞 Ⅱ90DXT0114⑤:66
其一檄長史印 一檄魚離置丞
西檄五 二檄淵泉丞印 五鳳四年十月癸卯雞鳴時御賢受魚離御解事
一冥安令 Ⅱ90DXT0114⑤:12
首先,從出土地分析,⑤:66與⑤:12號簡同屬於同一探方,且簡號臨近;其次,從内容分析,兩簡緊密相關,均為檄書傳遞記錄;再次,從性質分析,長度處於23.60—23.80cm之間,寬度處於1.30—2.00cm之間,厚度處於0.30—0.40cm之間,形制趨同[21];續次,從書寫格式分析,兩簡均分為四欄書寫,書寫字體大小、間距相近,格式相同(檄的總數+檄的具體情況+接收時間+接收者+傳遞著);最後,從筆跡分析,選取兩簡相關字形,對比如下:簡號 檄 二 卯 時 御 ⑤:66 ⑤:12 對比可見兩簡字形、風格相似,當為同一書手寫成。如“二”字,橫畫收筆重寫,且呈尖角狀,全字整體均向右壓低;再如“卯”字,“ㄧ”短促,左部均呈 “”狀,整體均向左傾斜。綜合分析,兩簡筆跡相似,書風相似。因此,兩簡屬於同一冊,可編連(見附圖7)。
再者,⑤:66年份不確定,該簡出土探方共出土了79枚紀年簡,紀年時間為始元二年至始建國,其中又集中於漢宣帝(30枚)與漢成帝(31枚)時期。該地層出土7枚紀年簡,其中五枚為宣帝時期,故可推測此簡的年份為漢宣帝時期。在已公佈的懸泉漢簡中,除卻⑤:12 號簡,還有7枚與此類似,簡文分列如下:
簡1 西檄一效穀左尉印 詣大守府 四月癸亥〼 Ⅰ90DXT0108②:15
簡2 西檄一詣大守府印曰王廣 本始五年閏月戊戌日入時縣泉御田受魚離御惠到人定時付遮 A
書來到日中時付遮要〼 B Ⅰ90DXT0112③:97AB+91AB
簡3 西檄二印章破不可知記一故〼 Ⅰ90DXT0114③:69
簡4 西檄三 其一馬定印詣府
一酒泉大守章詣府 建昭二年閏月辛卯晨時臨泉亭長王安受魚離置即
付遮要御王忠
一廣至丞印詣府 Ⅰ90DXT0116②:77
簡5 西檄一聞客印 詣大守府〼 Ⅰ90DXT0207③:14
簡6 西檄四 其二詣大守府 甘露二年三月甲寅〼
二檄詣效穀故里□ Ⅱ90DXT0113④:140
簡7 西檄三 其二韓充印〼
一高安國印 Ⅱ90DXT0114⑥:19
查核圖版及《簡牘形製尺寸表》,比較書寫格式、筆跡、出土地點,可排除該簡與簡2處於同一年的可能性[22],根據徐錫祺《西周至西漢曆譜》,簡4(出土地點與⑤:66號簡相近)“建昭二年”九月沒有辛卯日幹支,故可排除該簡在此年的可能性。簡6[23](附圖8)與⑤:66號簡出土地點為相鄰探方,⑤:12 與⑤:66號簡為同一探方,且簡號相近,再比較書寫筆跡,⑤:66號簡紀年為五鳳四年的可能性更大[24]。故⑤:12 與⑤:66號簡屬於同一冊,可編連(見附圖7)。此外,簡7(附圖8)的書寫格式、筆跡、形製[25]與該簡冊非常相似,但由於殘斷嚴重,可參考信息較少,暫未列入。
附圖:1 2 3 4 5 6 7 8 [1]參見:張德芳主編《懸泉漢簡》(壹),中西書局,2019年。懸泉置遺址發掘佈方表,第7頁。另外,文中所引用簡文除特殊標注外,均引自已公布的圖版《懸泉漢簡》。
[2]Ⅰ90DXT0111②:97 規格爲:24.20×0.80×0.20cm,完整,紅柳;Ⅱ90DXT0114③:442規格爲:22.70×0.90×0.25cm,下殘,紅柳。
[3] 張俊民曾對兩簡内容作了具體分析,詳參:张俊民著《敦煌悬泉置出土文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5 年,第 27—28 頁。
[4] 敦煌历代地名录编纂办公室编:《敦煌历代地名录》,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17年,第34頁。另外,③:442號簡文中的“宜民里”是廣至縣下轄裏,見ⅡT0215S:459號簡簡文:受广至宜民里干王(削衣)。此簡出土於懸泉置,故簡文中的少内嗇夫輔當為懸泉置的官吏,然而,出現的一個問題是懸泉置的嗇夫爲什麽要出貇田、䊮粟於非效穀縣下轄裏呢?個中原因值得思考。
[5] Ⅱ90DXT0111②:123規格為:23.10×1.00×0.40cm,完整,紅柳。
[6] 李均明,刘军所著《简牍文书学》簿類中有“垦田簿”(豤(垦)田薄署岁上中下,度得谷口率,其有菑害者署頃亩£率(《合校》113 ·6、139·24))。此处“豤(垦)田薄”应是一种基层籍薄,要求基层官史计算每口收获量及判定年份等级(“上中下”)。如遭受灾害,还要计算受灾率。汉政府往往根据
受灾程度而采取相应的賑灾举措。(參見:郭浩著《汉代地方财政研究》,濟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5页)可見,文中所涉及的簡文不應歸爲此類簿籍。此外,關於出入簿所具備的要素,可參見:李均明著《古代简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
[7]Ⅱ90DXT0113④:69規格爲:23.20×0.90×0.20cm,完整,紅柳;Ⅱ90DXT0114③:480規格爲:23.50×0.90×0.20cm,完整,紅柳;Ⅱ90DXT0114④:279規格爲:23.30×0.90×0.20cm,完整,紅柳。
[8] 簡文中的“出”是將懸泉置將已收存在庫、記錄在冊的茭取出,供馬食用之意,與“出”“付”格式的文書簡中的“出”含義有所不同。
[9] Ⅰ90DXT0309③:179規格爲:22.90×0.80×0.15cm,完整,胡楊。該簡的書風更偏向於第一冊,如“石”“食”“積”。該簡的編聯尚存疑。
[10] 姚磊:《懸泉漢簡(叁)》綴合札記(二),簡帛網,http://www.bsm.org.cn/?hanjian/9077.html,2023-06-28。
[11] 姚磊:讀《懸泉漢簡》札記(十九),簡帛網,http://www.bsm.org.cn/?hanjian/8662.html,2022年3月29日。
[12] Ⅱ90DXT0111②:178號簡爲13.70×1.20×0.30cm,Ⅱ90DXT0112②:57號簡爲9.90×1.15×0.40cm,綴合參見:姚磊著《懸泉漢簡(贰)》綴合札記(七),簡帛網,http://www.bsm.org.cn/?hanjian/8508.html,2021年11月30日。
[13] ○符仅为标记符之用,细分为两种情况:其一,于文书、簿籍类简中通常标记物品、钱财、休假等数字总数;其二,于典籍简中与·符相对,以示简册之版本或用途不同,用法则与·符相同,为提示前述内容之结束,后述内容之开始。文中所指○符當為前者。詳參:金玉璞. 西北汉简符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3.
[14] 四個符號是否均有鈎校的意義還需進一步驗證。
[15] Ⅱ90DXT0113②:154號簡(出…… 鴻嘉四年二月辛卯縣泉)與其非常相似(附圖4),雖然第一欄“出”之後未釋字,但是比照②:2號簡,根據圖版,前者“稾”“直”字可釋出,此外,兩簡日期一致,內容相似,書寫格式一致,均為兩欄,書風相似,形製趨同( ②:154號簡的規格為14.50×1.20×0.30cm ,下残,红柳),故兩簡可編連。
[16]Ⅱ90DXT0113①:8規格爲:7.20×1.10×0.30cm,下殘,紅柳;Ⅱ90DXT0113③:18+48規格爲:7.70×1.00×0.20cm,上、下殘,松。
[17] 郑炳林、许程诺:《西汉敦煌郡的水利灌溉研究》,《敦煌研究》,2022年第4期,第138—139頁。此文還結合敦煌文獻得出高渠灌溉的是敦煌城西七里、十里至城西十五里的区域。
[18] 觀津里目前尚不知縣屬情況。
[19] 高誼里為效谷縣下轄里,懸泉簡中還出現有“高議”“高義”“高證”,關於“高誼”與“高議”“高義”的問題張俊民認為可能為簡文釋讀造成的。詳參:張俊民著《漢代敦煌縣里名補録及相關簡文再校理》,《简帛研究》,2021年第2期,第301—302頁。根据《说文解字·言部》段注:“《周禮·肆師》注。故書儀爲義。鄭司農云:義讀爲儀。古者書儀但爲義。今時所謂義爲誼。按此則誼義古今字。周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其威儀字。則周時作義漢時作儀。凡讀經傳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無定時。周爲古則漢爲今。漢爲古則晉宋爲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籒文爲古字。小篆隷書爲今字也。云誼者人所宜。則許謂誼爲仁義字。今俗分別爲恩誼字。乃野說也。《中庸》云:仁者人也。義者宜也。是古訓也。从言宜宜亦聲也。儀寄切。古音在十六部。”故推测“高誼”與“高議”“高義”为同名异写。
[20]Ⅱ90DXT0114②:60規格爲:6.50×0.80×0.10cm,下殘,紅柳;Ⅱ90DXT0114②:199規格爲:18.40×0.80×0.30cm,下殘,紅柳;Ⅱ90DXT0114③:17規格爲:5.00×0.75×0.20cm,下殘,紅柳;Ⅱ90DXT0114③:309規格爲:4.00×1.05×0.35cm,下殘,松。
[21]Ⅱ90DXT0114⑤:66規格爲:23.60×1.30×0.30cm,完整,紅柳;Ⅱ90DXT0114⑤:12規格爲:23.80×2.00×0.40cm,完整,松。
[22] 簡1、3、5因為殘斷,無明確紀年,故不納入討論範圍。
[23] Ⅱ90DXT0113④:140規格爲:12.00×1.20×0.20cm,下殘,紅柳。
[24] 五鳳四年與甘露二年九月均有辛卯日幹支。
[25] Ⅱ90DXT0114⑥:19規格爲:6.00×1.40×0.30cm,下殘,松。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4年8月16日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