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4-09-18 09:15:31 瀏覽次數:190
- 《天回醫簡》札記
-
(烟臺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首發)《天回醫簡》於2012年出土于成都天回鎮老官山三號漢墓,2022年11月整理出版,內容涉及經絡、臟腑、針灸、湯藥等傳統醫學知識及藥方,因多次出現“敝昔曰”而被認為是失傳兩千多年的“扁鵲醫書”。書中部分文字因漶漫殘泐而未釋,但根據殘存字形及上下文義仍有討論的餘地。
一、“下腹瘕痛而空頸”
《脈書·下經》127釋文:
膏瘕。膚厚,如膚張(脹)者,痛箸=(箸箸)也,煩心,下□瘕痛而控頸,數吹(欠),不乖耆(嗜)食,類肩不。[1]
“瘕”字的上一字未識,簡文字形為,因原簡長期浸泡在水中而導致文字難以識清,但仔細辨識仍可看出其輪廓,筆者認為該字應是“腹”字。
“腹”字在簡文字中有如下幾類字形:
A:《包山簡》239 《包山簡》247 《包山簡》236
B:《包山簡》207
C:《侯馬盟書》
D:《侯馬盟書》
A類字形或從“月”,或從“目”,B類字形增加羨符“止”,C類字形文字構形不固定,D類字形增加羨符“口”。
下方與形很相近,沒有增加“止”或“口”的羨符,文字各個部件也不存在任意放置的現象,因此與A類字形是吻合的。
《脈書·下經》一章的其他“腹”字有與此字字形相近的,如:
小腸癉。弱(溺)赤,出,少熱,得之(怵)愓(惕)恐。(《脈書·下經》182)[2]
病:心痛,心盈,煩心,訽□□□□腸惟□□□□□□□得後與氣則律然,不耆(嗜)食,瘕剮,水,閉,善(《脈書·下經》214)[3]
以上字形《天回醫簡》整理組均隸定作“腹”,與字形相似,該字左上方為“月”形,右部中間從“目”,從字形上看也當為“腹”字。
簡127中有“痛箸=也”一句,“箸”字下有重文符號,《天回醫簡》整理組釋為“痛箸箸也”,從句意來看,這裡的“箸箸”應訓“明”“顯著”。《荀子·王霸》:“致忠信,箸仁義,足以竭人矣。”楊倞注:“箸,明也。”“著”字東漢時因字形訛變而從“箸”字孳乳而來,東漢尹宙碑“箸”字作,上部“竹”字訛為“艸”字。“著”字出現後承擔了“明顯”“顯著”之義,而“箸”字僅剩“吃飯時的工具”這層含義。“著”與“箸”都屬定母魚部,音同。因此該句可理解為“痛著著也”,訓“疼痛感非常明顯”。
將字和“著”字放回簡文中也可講通,則整句話為:
膏瘕。膚厚,如膚張(脹)者,痛箸=(箸箸)也,煩心,下腹瘕痛而控頸,數吹(欠),不乖耆(嗜)食,類肩不。
“瘕”本身有指腹部疾病的含義,《廣韻》:“瘕,腹病。”《說文》:“瘕,腹積病。”《集韻》:“瘕,腹中久病。”但“下腹”應不是小腹,《天回醫簡》中的小腹全都使用“少腹”,“下”可以理解為“底”,《說文》:“下,底也。”《呂氏春秋》:“出魚乎十仞之下。”高誘注:“下,猶底也。”“膏瘕”指疾病的名稱,其後之辭指“膏瘕”的症狀,全句譯為“膏瘕,表現為皮膚變厚,像皮膚腫脹的樣子,疼痛感非常明顯,心煩,從腹部底端開始疼痛以致向上影響到脖頸,頻繁用嘴呼氣,無法吃飯,症狀像肩不”。
二、“胃張”
《脈書·下經》149釋文:
□張(脹)。食不下,氣數上,氣惡。[4]
“張”字上一字為,既已殘斷,僅剩部分字形,《天回醫簡》整理組未將其隸定。按:根據文義及殘存字形推斷,該字為“胃”字。
從字形上看,“胃”字在簡文中有(睡·法108)、(包2.89)等形,在《天回醫簡》原簡中也多次出現,如(《脈書·下經》114·20)、(《脈書·下經》183·1)。下部殘存的兩道豎畫正與簡文“胃”字下的“肉”部對應,且將其放還原簡中,文義也可通順。整句話大致譯為“胃部發脹,吃不下飯,胃部的氣體頻繁上湧,氣體惡臭”。在現代這種症狀可能為腸胃功能紊亂或腸胃炎等。
三、“胐痛”
《脈書·下經》210釋文:
心愓,欲蜀(獨)閉戶牖而處,病甚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此爲骭蹷,目(),胐()□痛,鼻庴(齇),(鼽)(衄),齒痛,口避(辟),領疾。[5]
該枚簡文中“胐”和“痛”之間的形體,整理組未識。按:兩字之間無字,漶漫的形體只是竹簡編聯時留下的絲綸的痕跡。對於竹簡的編聯來說,同篇簡文每一枚竹簡上編綸的數量大致相等,編綸的位置大致相當,這是不爭的事實。[6]與“胐”和“痛”之間的痕跡平行的其他簡上也有同樣的編綸痕跡,有些處於文字之間,有些處於文字之上,這種現象可能為竹簡先寫後編,有些文字得以避開,有些文字只能被覆蓋。從整體來看,《天回醫簡》是兩道編,將一枚竹簡上的文字分為上、中、下三段。“目(),胐()痛,鼻庴(齇),(鼽)(衄),齒痛,口避(辟)”是一連串並列的症狀,排列整齊,因此“胐”與“痛”之間不宜再加其他文字。
[1]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著:《天回醫簡》(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34.
[2]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著:《天回醫簡》(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39.
[3]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著:《天回醫簡》(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43.
[4]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著:《天回醫簡》(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36.
[5]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著:《天回醫簡》(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42.
[6] 劉傳賓:《出土簡牘編聯與拼綴方法綜論》,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4):47.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4年9月15日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