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4-11-18 15:27:40 瀏覽次數:206
- 《定縣八角廊漢墓竹簡選粹》讀札(四)
-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一 數術類文獻簡04釋文作:
〼甲子旬虛在辰巳孤在戌亥〼 【1058】[1]
今按:此簡爲孤虛術,秦漢日書有見。可斷讀作:甲子旬,虛在辰巳,孤在戌亥。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的“六甲孤虛”,可與此簡對讀。“甲子旬,辰巳虛,戌亥孤。失六,其虛在東南,孤在西北。若有死〖者〗,各六〖兇〗(凶),不出一歲。115貳”[2]孔家坡漢簡《孤虛》:“甲子旬:辰巳虛,虛在東南;戌亥孤,孤在西北。一一六(貳)”[3]《史記·龜策列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裴駰集解:“ 六甲孤虛法:甲子旬中無戌亥,戌亥即爲孤,辰巳即爲虛。甲戌旬中無申酉,申酉爲孤,寅卯即爲虛。甲申旬中無午未,午未爲孤,子丑即爲虛。甲午旬中無辰巳,辰巳爲孤,戌亥即爲虛。甲辰旬中無寅卯,寅卯爲孤,申酉即爲虛。甲寅旬中無子丑,子丑爲孤,午未即爲虛。”[4]二 《論語》簡49釋文作:
〼不學禮,無以立也。鯉退而學禮。聞〼 【四九八/1780】
今按:此即傳世本《論語》所載孔鯉過庭的故事。孔鯉因畏懼父親的威嚴,兩次過庭時都從孔子身邊小跑而過,被庭訓兩次。一次吩咐他學《詩》,一次吩咐他學《禮》。《論語·季氏》:“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5]整理卡片已指出今本“無以立”下無“也”字。但有沒有“也”字,對於理解這則故事並不緊要。我們想討論的是簡文“退而學禮”之“退”字,其圖版作。受傳世本影響,很容易認爲它就是“退”字所殘。然細審簡48“退而學詩”之“退”字,即可發現兩字右側絕不相類。不算“彳”的斜下之筆,字右側有五畫橫筆同時第四畫有向下向外彎曲包裹第五畫的趨勢,字右側有四畫橫筆同時第三畫橫筆雖和第四畫相連但並無向下包裹的趨勢。事實上,簡48與49明顯是可以連讀的。何以兩處“退”字的字形差異如此之大呢?我們認爲絕非“退”字,而是“歸”字。對比簡18“詠而歸”的“歸”,即可知右側所从實“帚”非“”。字形對比見下表:表1 簡49 簡48“退” 簡18“歸” 北大漢簡 睡虎地《爲吏》33
簡本釋文應訂正爲“〼不學禮,無以立也。鯉歸而學禮。聞〼”。這裏的“歸”字,似不太符合語境。孔鯉過庭,恐怕是在自己家中,不存在“歸”的行爲。兩相比較,前一簡的“退而學詩”更合理。孔鯉聽完父親的訓教後,行禮拜別退到自己的房中學《詩》學《禮》。故定縣簡此“歸”字,恐怕是抄手寫的誤字。這樣書寫不規範的例子,在定縣簡《論語》裏還有不少。這也提醒我們,當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可以對讀時,要謹慎地去“一一對應”。尤其是在簡面有缺損的情況,受傳世文獻干擾的可能性會更大。三 《論語》簡18釋文作:
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曰:「毋與黔也!」三子者出 【三〇六/1953】
今按:整理者在《前言》已指出,原釋“點”字,實从黑从今寫作“黔”。原釋文“雩”,从羽从于寫作“”。這是根據廣域圖像進一步校改竹簡釋文的成果,其新見的異文,值得注意。,是《說文》中“雩”字的或體。这從側面說明了或體並不是正俗字的區別,而是一個字同時流行的不同分型。
“黔”字,應通作“”。和傳世本的“點”一樣,都是曾皙名字“”的同音借字。《說文》:“,雖皙而黑也。从黑,箴聲。古人名,字皙。”段玉裁認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曾晳之名“蒧”與奚容箴之“箴”,都是字之省。傳本《論語》曾皙名點之“點”,則是的同音假借字。[6]海昏侯墓所出《論語》作“吾與箴也”,箴字圖版作,陳侃理先生在《海昏竹簡<論語>初論》一文中認爲該字是《仲尼弟子列傳》中“蒧”字的異體。[7]回到定縣簡的“黔”字,从今得聲之字與从咸得聲之字可通。古瑊、玪通用。《說文》:“玪,玪,石之次玉者。”段玉裁注:“《子虛賦》:‘瑊玏玄厲。’張揖曰:‘瑊玏,石之次玉者。’《中山經》:‘葛山,其下多瑊石。’郭傳:‘瑊玏,石似玉。’《廣雅》:‘瑊玏,石次玉也。’”《山海經·中山經》“又東二百里,曰葛山,其上多赤金,其下多瑊石”,郭璞注:“瑊石,勁石似玉也。”郝懿行疑“勁”當爲“玏”字之譌。“瑊石”,“石”字衍。王念孫也認爲注當作“瑊玏,石似玉”。蔡偉先生曾指出段注《說文》乃徑改正誤字。[8]黔、點、三字的關係,既有音符上的近同,也有義符上的近同。這種用字形、音韻皆有聯繫的多個字,來表示同一個古人名字的現象,反映了《論語》在定本之前的複雜流傳脈絡。
由於傳本的差異,關於“曾皙言志”的解讀歷來衆說紛紜。東漢至唐代的經學家一般認爲“浴”是洗澡,後文“風乎舞雩”的“風”讀如本字,指在風中晾乾身體。何晏《論語集解》錄東漢初年包咸之說云:
莫春者,季春三月也。春服既成,衣單袷之時。我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之上,風涼於舞雩之下,歌詠先王之道,而歸夫子之門。
據陳先生的解讀,從在水邊壇上諷誦求雨之辭,到大雨應禱而至,於是祭祀饋饗,構成了完整的雩禮過程。這是曾晳自述如果得到知用想要做的事。海昏侯漢簡《論語》體現了漢代的另一種讀法,曾晳要做的是通過祭祀之禮,在春旱時求得澍雨,造福於民。這個回答更加平實切題,也符合本章後文中孔子所主張的“爲國以禮”。[9]海昏簡對應今本“詠而歸”的“詠”字寫作,陳文指出“而䢜”的“”字從紅外掃描影像可見左邊是“水”旁,但右半部分被污物遮擋,經江西文物考古研究院重新清洗拍照,可以認定从“丙”。“”字不見於字書,很難解釋。如從今本讀爲“詠”,在文字學上可以講通,但聯繫上下文並考慮意符“水”旁,我傾向於讀爲“滂”。滂,指雨水豐沛的樣子。前文既然講行祈雨之禮,此處以大雨落下爲結果,文意順暢。
“詠而歸”,過去的意見多認爲“歌詠而祭也”,是與饋有關的歌詠儀式。若從海昏簡的“”字考慮,今本的“詠”和定縣本的“詠”,似都可讀爲“漾”。古永、羕通用。《詩·周南·漢廣》:“江之永矣。”永,《說文》“羕”字條引作“羕”。段玉裁注:“《毛詩》作永,《韓詩》作羕,古音同也。”漾,有水面動蕩義。“漾而歸(饋)”,可以理解爲行祈雨之禮,大雨落下使得沂水暴漲湧動後,用酒食饋饗神明。《文選·登樓賦》:“川既漾而濟深”,李周翰注:“漾,大水也。”李善引《韓詩》:“漾,長也。”若以河水流長漾漭來理解雩祭的效果,可以認爲海昏簡的“”(滂)不是指雨水豐沛滂沱,[10]而是雨水使得沂水河面暴漲泛溢。魯國將雩祭的祭壇設在沂水之上,可能就是爲了就近觀察祈雨的效果。河流的集水效應,可以快速彙集附近地區降雨使河面上漲,即今人所謂的徑流量增加。古人很早就發現降水期來臨時,河流水面會泛溢。《莊子》:“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就是這種現象的生動觀察。
當然,讀“詠”(詠)爲“漾”,只是我們基於海昏簡的不成熟猜測。《論語》傳本衆多,未必以海昏本爲佳。但字確實可以爲“詠”的故訓帶來反思,是不是一定和歌詠先王之道及祭祀之歌有關?有沒有可能是古人觀測求雨效果的一種直接指標。如果降雨之後伴隨沂水河面的升高,自然可以確信儀式的成功。今仍以陳先生的高論作結。“新材料的獨特價值,尤其在於其中呈現的新現象溢出了舊的框架。學者應該努力把捉這些‘溢出’的現象,提出新問題和新解釋,創造出新學問。”[1]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毛保中,賈連翔,鄭子良整理:《定縣八角廊漢墓竹簡選粹》,中西書局2023年,第185頁。
[2]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陳偉主編:《秦簡牘合集·四》,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2015.5重印),第77頁。
[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考古隊編著:《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42頁。
[4]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2013年,第3904頁。
[5] 黃懷信主撰:《論語彙校集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00頁。
[6]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88頁。
[7] 朱鳳瀚主編:《海昏簡牘初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第167頁。
[8] 蔡偉:《釋“賤臣筡西問秦王”觚之“贛勒”》,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24年6月6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11147。
[9] 同7。
[10] 从丙得聲之字,亦可通“澎”,也有波浪相激水流洶湧的含義。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24年11月17日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