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4-11-25 09:36:19 瀏覽次數:283
- 《定縣八角廊漢墓竹簡選粹》讀札(五)
-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一 《太公》簡08釋文作:
〼辟(避)風䖟甚雨寒暑喜治宫室臺池日夜 【2447】[1]
今按:此句見於多部類書引《六韜》之文,各本文字略有出入,但大意都是商紂王好爲宫室生活驕奢。《群書治要》引《六韜》:“ 好田獵,出入不時,喜治宫室、脩池臺,日夜無已。”《太平御覽》卷八十三引《六韜》:“出入不時,不避大風甚雨,不避寒暑,喜修治池臺,日夜無已。”[2]敦煌寫本《六韜·文韜》:“殷君好田獵畢弋,走狗試馬,出入不時,不避大風其暑。殷君喜治宫室,修臺池,日夜無已,離宫七十三所,大宫百里,宫中有九市。”[3]
敦煌寫本所謂的“其暑”,“其”字當“甚”字之誤。“甚暑”,與“大寒”結構近同,表示酷暑。此寫本有“方冬甚寒,不能淩凍,方夏甚暑,不能聚攻”的記載,可爲內部佐證。
定縣簡的“辟(避)風䖟甚雨寒暑”與諸版本的“不避大風甚雨”、“不避大風其<甚>暑”的意思一致,均是形容帝紂之“出入不時”,不躲避大風大雨、嚴寒酷暑等極端天氣。“䖟”字圖版作,从亡得聲。我們認爲此字當讀爲“霜”。子彈庫帛書《四時令》(舊稱《天象》)有個从雨从亡之字,圖版作,巴納摹本作,文字編作。李學勤先生認爲,讀爲“霜”,《白虎通義·災變》:“霜之言亡也。”[4]李零先生也贊同這種讀法。[5]以定縣簡的“䖟”字合證,或可說明用从亡得聲之字表“風霜”之“霜”字是古文字中來源較早的一種特殊用法。亡屬明母陽部,霜屬生母陽部,兩字雖疊韻,但聲紐分屬唇音、齒音有一定的距離。並且,古書中生母陽部多見與喻母、曉母、泥母、清母字通。可見,亡與霜並非絕對直接的音近假借。之所以存在這樣的用法,可能與霜常訓喪亦可與喪字聲系相通,而亡、喪義近的現象有關。《說文》:“霜,喪也,成物者。”以喪訓霜,即段玉裁所謂的“疊韻爲訓”。《易·坤》:“履霜堅冰”,焦循章句:“霜,猶喪也。”《論語·雍也》:“亡之,命矣夫”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亡,喪也。”
總之,定縣簡的“䖟”讀爲“霜”應是可行的。簡文可斷讀作:“〼辟(避)風䖟(霜)、甚雨、寒暑,喜治宫室臺池,日夜”。二 《論語》簡62釋文作:
〼子之蘠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〼 【五九〇/1406】
今按:此爲今本《論語·子張》的內容。「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宫牆,賜之牆也及肩,闚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6]叔孫武叔說子貢比仲尼更賢能,子貢聽子服景伯轉告後以宫牆爲比喻。說自己的牆高僅及肩,所以人們很容易看見裏面的家室之好(喻我的賢能)。夫子的宫牆高有數仞,不從大門進去,是看不見宗廟之美和百官之富的。(喻夫子的賢能)但能夠尋得門徑進去其中的,屬於少數。如果僅僅是因爲這樣得出我比夫子賢德的結論,也就不足爲怪了。
這是較爲耳熟能詳的論語篇章。定縣簡此處存在一處異文,或因爲字形殘泐未被覺察。“不得其門而入”的“其”字圖版作,[7]原整理卡片釋爲“其”,《定州漢墓竹簡:論語》亦釋“其”,[8]《選粹》從舊釋。從廣域圖像來看,此字非“其”,實當釋爲“取”。字形對比見下表:表1 1406 北大漢簡《妄稽》24“取” 《揕輿》27“取” 1514A“其” 1514B“其” “不得取門而入”之“取門”,“取”應讀爲“趨”或“趣”,作面嚮的意思。《漢書·蕭望之傳》:“下車趨門,傳呼甚寵”,顏師古注:“趨讀曰趣。趣,嚮也。下車而嚮門,傳聲而呼侍從者,甚有尊寵也。”[9]《禮記·檀弓上》:“公儀仲子之喪,檀弓免焉。”孔穎達疏:“而檀弓之來者,當在小斂之前,初于西階行譏弔,而主人未覺,後乃趨嚮門右問伯子焉。”[10]今本“不得其門而入”,是一種找不到門徑的狀態。定縣本“不得取(趨)門而入”,是無法嚮門走入的具體行爲場景描寫。因子貢比喻夫子門牆很高,故“取(趨)門而入”是符合比喻情境的。像威嚴的宫廷或者公儀仲子這樣的高門大户,趨門而入正顯示了宏大建築與渺小行人的對比。我們知道,隸化程度比較高的漢簡筆劃縱向壓縮度也高,故定縣簡此“取”字下有一些不知道是污漬還是筆跡的點畫,或存在釋爲“聚”(北大《揕輿》73)的可能。當然,這並不影響我們將其讀爲“趨”或“趣”。總之,這個字是从取得聲的,對應今本的“其”字,是《論語》新見的一處異文。
[1]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毛保中,賈連翔,鄭子良整理:《定縣八角廊漢墓竹簡選粹》,中西書局2023年,第105頁。
[2]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中華書局1995年,第394頁。
[3] 連劭名:《敦煌寫本<六韜·文韜>校釋》,《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2022年01期,第140頁。
[4] 李學勤:《論楚帛書中的天象》,《湖南考古輯刊》1982年,第69頁。
[5] 李零:《子彈庫帛書》(下),文物出版社2017年,第50頁。
[6] 黃懷信主撰:《論語彙校集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702頁。
[7] 原簡中部有開裂,此圖版爲我們拼綴所得。
[8]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定州漢墓竹簡:論語》,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94頁。
[9]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2013年,第3272頁。
[10]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吕友仁整理:《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25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24年11月24日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