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國際合作計劃 >> 參與機構和聯繫人 >>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

  2005
  ①學術交流
  2月2~4日,日本山口大學馬彪教授來訪。
  5月24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李家浩教授來訪并作題為《楚國蔿氏銅器銘文研究》的學術報告。
  5月27日~30日,陳偉出席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系夏含夷教授主辦的“中國古文字: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昭王毀室〉等三篇竹書的幾個問題》。5月31日至6月5日,造訪哈佛大學東亞系及燕京學社。
  7月,宋華強參加“中國文字學會第三屆學術年會(保定)”,宣讀論文《釋甲骨文中的“今朝”和“來朝”》。
  7月29日~8月3日,彭浩訪問日本大阪產業大學《算數書》研究會,就張家山漢簡《算數書》研究中的一些問題交換意見。並作公開講演《漢初行書制度概說》。
  8月31日~9月10日,日本東北學院大學谷口滿教授來訪,并以楚文化發展為題與中心成員座談。
  9月20、21日,陳偉、徐少華在雲夢縣參加睡虎地秦簡出土30周年紀念的學術活動。
  11月24日至26日,李天虹在上海參加“第二屆中國文字學年會”,提交論文《楚簡文字形體混同、混訛舉例》。
  10月26日~29日,陳偉、徐少華、楊華、晏昌貴、劉國勝參加在長沙舉行的“湘鄂豫皖四省第九屆楚文化研討會”。
  11月,楊華參加在清華大學舉行的“首屆中國經學國際研討會”,提交論文《楚簡諸“司”及其經學意義》。
  11月28~12月1日,陳偉訪問臺灣中研院史語所、文哲所。由邢義田先生陪同,觀摹紅外線拍攝漢簡與數位圖片處理的操作。
  12月2日~3日,陳偉、丁四新出席在臺灣政治大學召開的“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陳偉提交論文《上博楚竹書〈仲弓〉“季桓子”章集釋》,丁四新提交論文《楚簡〈容成氏〉“禪讓”觀念論析》。
  12月18~20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張春龍研究員來訪,並作題為《里耶秦簡、郴州蘇仙橋吳簡晉簡保護與整理》的學術報告。
   
  2006
  召開會議
  6月26~28日,武漢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等與哈佛燕京學社共同主辦“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
  11月8~10日,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與臺灣大學、芝加哥大學共同發起、主辦“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
  ②學術交流
  5月24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子今先生作學術報告,題為《出土文獻與秦漢生態環境考察》。
  6月15日,陳偉在韓國首爾大學東洋史科作學術報告《楚簡的史料貢獻》。16~17日,陳偉出席由韓國中國古中世史學會主辦、慶北大學承辦的“簡牘所見中國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上博楚竹書〈苦成家父〉研究》。
  6月25~29日,郭齊勇、陳偉、徐少華、彭浩、羅運環、李天虹、楊華、晏昌貴、劉國勝、萧聖中、肖毅、曹建國等出席在武漢大學召開的“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
  6月26日至30日,晏昌貴參加于湖北武漢舉辦的“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新蔡葛陵楚簡“上逾取稟”之試解》。
  9月22~24日,陳偉出席臺灣中研院史語所主辦的“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討論會”,發表論文《楚人禱祠記錄中的人鬼系統以及相關問題》。
  9月~2007年6月,畢業于美國達慕思學院的傅希明(ChristopherFoster)先生來武漢大學進修,陳偉為指導教授。
  9月25日,陳偉在臺灣大學中文系演講,題為“張家山漢簡《津關令》‘越塞闌關’諸令考釋”。
  10月,楊華參加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召開的“第四屆全國青年史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提交論文《禮樂制度的現代價值及其轉換途徑》。
  10月28日~29日,何有祖參加日本早稻田大學亞洲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亞洲區域文化學的形成Ⅳ:從地域的觀點看亞洲史面貌的建議”,介紹了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與早稻田大學合作研究二年律令與奏讞書的進展。
  11月,宋華強參加“中國古文字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廣州)”,宣讀論文《釋新蔡簡中的卜骨名“髆髀”》。
  11月3~5日,陳偉、李天虹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简帛学论坛”。
  11月8~10日,陳偉、彭浩、李天虹、羅運環、楊華、晏昌貴、劉國勝、萧聖中、肖毅、曹建國等出席在武漢大學召開的“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
  11月13~15日,陳偉出席在廣州舉行的“中國古文字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
  12月13~15日,陳偉出席由香港大學等主辦的“饒宗頤教授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究會”,發表論文《〈三德〉與〈鬼神之明〉校讀》。
  12月,蕭聖中參加在武漢大學召開的“湖北省語言學會第十四次學術年會”,提交論文《信陽長臺觀一號墓遣策中的“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