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國際合作計劃 >> 參與機構和聯繫人 >>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

  2005
  ①書刊
  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第二輯,湖北育出版社2005年4月。
  ②论文
  
丁四新:《楚簡〈容成氏〉“禪讓”觀念論析》,劉大鈞主編《簡帛考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
  宋華強:《郭店簡〈尊德義〉“淫昏”補釋》,《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五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李天虹:《孔家坡漢簡中的“徙時”篇》,《簡帛研究二00二、二00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李天虹:《楚簡文字形體混同、混訛舉例》,《江漢考古》2005年第3期。
  李天虹:《戰國文字“”、“”續議》,《出土文獻研究》第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晏昌貴:《秦家嘴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湖北大學學報》2005年1期;人大複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05年3期。
  晏昌貴:《天星觀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丁四新主編《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晏昌貴:《張家山漢簡釋地六則》,《江漢考古》2005年第2期。
  陳偉:《同盟中的諸侯——關於鐘銘文的一些推測》,《九州學林》2005年春季(三卷一期),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5年。
  陳偉:《郭店竹書〈忠信之道〉零識》,《中華文史論叢》第79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
  陳偉:《上博簡〈從政〉、〈周易〉校讀》,《楚地簡帛思想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陳偉:《1952—1980年間的楚簡研究》,《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陳偉:《〈昭王毀室〉等三篇竹書的幾個問題》,《出土文獻研究》第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陳偉:《張家山漢簡雜識》,《語言文字學研究》(2002年3月香港大學“第一屆中國語言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陳偉:《郭店簡〈性自命出〉與上博簡〈性情〉對讀》,《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5年12月。
  彭浩:《關於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整理工作要點的說明》,《大阪產業大學論集人文科學編》115號,2005年2月。
  彭浩:《西漢行書制度概說》,《大阪產業大學學會報學會創設40周年紀念號》,2005年11月。
  彭浩:《馬王堆漢墓帛書〈卻穀食氣〉篇校讀》,《出土文獻研究》第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彭浩:《〈河堤簡〉校讀》,《考古》2005年第11期。
  彭浩:《張家山漢簡〈算術書〉與〈九章算術〉》,《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5年12月。
  楊華:《楚禮廟制研究——兼論楚地的“淫祀”》,《楚文化論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楊華:《新蔡簡所見祭禱禮儀二則》,《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第二輯,湖北育出版社2005年4月。
  劉國勝:《楚遣策制度述略》,《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劉國勝:《九店〈日書〉“相宅”篇釋文校補》,《簡帛研究二〇〇二、二〇〇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劉國勝:《戰國簡牘遣策、賵書說》,《人文論叢》第4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劉國勝:《楚地出土數術文獻與古宇宙結構理論》,《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羅運環:《西周楚國落後說相關史料辨證》,《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羅運環:《釋包山楚簡或吾邑三字及相關制度》,《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羅運環:《包山楚簡貸金簡研究》,《武漢金融》2005年第10期。
  羅運環:《論譚戒甫先生治墨學之道》,《武漢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2006
  ①書刊
  李天虹、劉國勝:《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文物出版社2006年6月。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彭浩: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合作),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
  羅運環:《荆楚文化》(主编合纂),北京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2006年12月。
  ②论文
  宋華強:《〈離騷〉“三后”即新蔡簡“三楚先”說——兼論穴熊不屬於“三楚先”》,《雲夢學刊》2006年第2期。
  宋華強:《新蔡楚簡所記量器“鬴(釜)”小考》,《平頂山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宋華強:《新蔡簡中與“速”義近之字及楚簡中相關諸字新考》,《中國文字》新三十二期,藝文印書館2006年12月。
  李天虹:《〈性自命出〉“”、“”二字補釋》,《簡帛》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李天虹:《釋曾侯乙墓竹簡中的“”》,《古文字研究》第26輯,中華書局2006年。
  晏昌貴:《〈二年律令·秩律〉與漢初政區地理》,《歷史地理》第21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晏昌貴:《簡帛〈日書〉與古代社會生活研究》,《光明日報》2006年7月10日。
  晏昌貴:《楚簡諸司神考》,《江漢論壇》2006年第9期。
  晏昌貴:《楚簡所見神靈雜考》,《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晏昌貴:《里耶秦簡所見的陽陵與遷陵》(合著,第1作者),《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年4期。
  晏昌貴:《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日書〉中的“人字”》,《中國出土資料學會會報》第33號(2006年12月9日)。
  陳偉:《戰國秦漢簡帛研究的一部力作——讀〈出土簡帛文字叢考〉》,《江漢考古》2006年第1期。
  陳偉:《讀新蔡簡劄記(四則)》,《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陳偉:《關於楚簡“視日”的新推測》,《華學》第八輯,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8月。
  陳偉:《上博楚竹書〈苦成家父〉研究》,[韓國]《中國古中世史研究》第16輯,韓國“中國古中世史學會”2006年8月。
  陳偉:《〈二年律令〉、〈奏讞書〉校讀》,《簡帛》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陳偉:《竹書《仲弓》詞句試解(三則)》,《古文字研究》第26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陳偉:《上博楚簡〈昭王毀室〉等三篇の作者と作品のスタイルをめぐって》,日本早稻田大學長江流域文化研究所編《長江流域と巴蜀、楚の地域文化》(アジア地域文化學叢書3)雄山閣2006年11月。
  陳偉:《〈二年律令〉中的“守將”》,《简帛研究二〇〇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彭浩:《睡虎地秦墓竹簡〈倉律〉校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編《考古學研究》(六),科學出版社
  彭浩:《睡虎地秦墓竹簡“王室祠”與〈齎律〉考辨》,《簡帛》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楊華:《戰國秦漢時期的里社與私社》,《社會與國家關係視野下的漢唐歷史變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2期選摘;《人大複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06年第4期全文轉載。
  楊華:《楚簡諸“司”及其經學意義》,《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春之卷)。
  楊華:《“諒陰不言”與王權更替》,《中國社會史評論》第六輯(2005年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2月。
  楊華:《新蔡楚簡祭禱禮儀雜疏(四則)》,《簡帛》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劉國勝:《港中大館藏漢簡〈日書〉補釋》,《簡帛》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劉國勝:《包山楚墓簽牌文字補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蕭聖中:《曾侯乙墓竹簡編聯與綴合關繫的局部調整與考察》,《武漢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蕭聖中:《曾侯乙墓竹簡殘泐字試補十九則》,《簡帛》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羅運環:《金文簡牘中的漢水與楚國》,《江漢論壇》,2006年第4期。
  羅運環:《屈原與齊楚關係研究》,《第六屆齊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2月。
  羅運環:《楚地出土簡牘與荊楚文化》,《史海偵跡—慶祝孟世凱先生70歲文集》,[香港]新世紀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