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4-08-27 09:30:00 瀏覽次數:128
- 简帛研究中心教师参加武汉大学第五届海外学术周
-
2024年8月6-9日,武汉大学第五届海外学术周在日本东京、京都举行,与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著名大学联合主办系列学术活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陈伟、李天虹、刘国胜、鲁家亮、李静、章潇逸6位教师参加本届海外学术周。
中日与会代表合影(早稻田大学)8月6日上午,武汉大学与早稻田大学联合主办的本届海外学术周首场学术活动“亚洲视野中的地域研究”中日学术论坛开幕。陈伟教授代表中方作题为“出土简牍中的历史记忆”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简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书写载体,随着出土简牍资料的累积,这些原始文献日益成为相关领域的主要史料依据,不断加深学界对战国秦汉时期历史的认识。下午,“法律”“历史文化”“语言文学”三个分论坛同时举办,中日学者展开多领域学术交流。鲁家亮副教授参加“历史文化”分论坛,宣读论文“新出简牍与西汉‘告地书’的再认识”。
陈伟教授作主旨发言
鲁家亮副教授宣读论文6日下午,受早稻田大学柿沼阳平教授邀请,陈伟教授在早稻田大学长江流域文化研究所作题为“秦汉律典的几点思考”的学术报告,中心部分教师参加,并与日本同行展开交流。
访问早稻田大学长江流域文化研究所
陈伟教授作学术报告8月8日,武汉大学第五届海外学术周分论坛“新出土秦汉简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举行。会议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协办,来自中日韩三国的90余位学者、研究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围绕简牍文本解读、内涵分析展开学术发表与即兴讨论。
线下参会代表合影(京都大学)分论坛开幕式上,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教授、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宫宅洁教授致辞,欢迎线上、线下与会的各国学者。陈伟教授就论坛召开背景作简要说明,宫宅教授则介绍了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概况。
研讨会现场本次研讨会共分三场,中日双方各有四位代表发言。武汉大学简帛中心陈伟教授针对岳麓秦简“诸使有传者”律提出新的编连方案,并疏解律文内涵,进而就该律所见“寄封”制度展开分析。
陈伟教授发表论文岩手大学广濑薰雄教授介绍日本著名学者大庭脩先生在研究张家山汉简《津关令》时提出的一个假说,希望通过新出《功令》对这一假说加以验证,涉及纪年简的排序、“相国”与“丞相”、雁门郡与代郡、“戊寅赦”与“丙申赦”4个问题。
广濑薰雄教授发表论文简帛中心李天虹教授系统梳理秦汉简牍所见拘束类刑具的记载,并将其与考古发现的实物进行相互印证。
李天虹教授发表论文冈山大学土口史记副教授指出汉初法律中设置女性“耐”的减刑规定,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女性沦为隶妾,而不是单纯为了回避“耐”本身。文帝刑罚改革之后,劳役刑变为有刑期,女性“耐”的减刑规定就失去了作用,胡家草场汉律对此有所反映。
土口史记副教授回答提问简帛中心刘国胜教授介绍了新出土云梦郑家湖秦汉漆器铭文的整理情况,并就这些漆器铭文所反映的漆器生产、流通的相关制度和背景进行讨论。
刘国胜教授回答提问立命馆大学畑野吉则助理教授介绍了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创新中心项目“中国出土文字数据の笔迹分析:笔迹の研究资源化”的实施背景、目的、研究方法,并展示初步的研究成果及对未来的展望。
畑野吉则助理教授介绍项目情况简帛中心博士后章潇逸全面梳理汉代出土文献中有关“平出”“抬头”格式的资料,分析这一文书格式的形态与价值,并将其渊源追述到对“秦始皇”的敬称这一使用场景之中。
章潇逸博士发表论文京都大学宫宅洁教授尝试对岳麓秦简第五卷中138-145这组简文的内容加以疏解,涉及“解爵”的一般规定,以及“畴吏”相关的特例,尤其对简文中的疑难之处“鼎”“鼎者”等展开分析。
宫宅洁教授发表论文三场报告之后的讨论阶段,中日韩三国学者、研究生踊跃参与,围绕岳麓秦简第五卷138-145“鼎”字内涵、汉代拘束类刑具的使用场景、秦汉“耐”罪的处罚方式、简牍文献笔迹分析的工具等展开热烈讨论。
讨论现场
回应线上学者提问闭幕辞环节,李天虹教授代表中方发言,介绍了简帛中心近期的发展状况,并对京都大学的周到安排和与会学者支持表示感谢。立命馆大学鹰取祐司教授代表日方致辞,他从古今结合的角度,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中孕育的积极因素,对于当下中日文化的研究均有借鉴意义。
立命馆大学鹰取祐司教授作闭幕辞8月9日,中日学者在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举办“日中木简研究工作坊”,该工作坊以该所收藏日本平城宫遗址所出木简为主要考察对象。该所文化遗产部桑田训也研究员向与会学者详细展示了平城宫遗址出土木简的清洗、拍照、分类整理流程,与会学者还参观了饱水木简收藏库、脱水木简收藏库的部分藏品,并就其使用的红外图像处理等技术展开交流。
“日中木简研究工作坊”在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举办
现场观摩日本木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