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5-01-09 09:10:29 瀏覽次數:186
- 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釋文校補
-
(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首發)本文在已有研究討論的基礎上,對《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中部分簡文釋讀提出個人淺見,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一) 簡②7原釋文作:
〼[癸]亥倉[辯]〼 (②7)
按:本簡“辯”( )或是“變”( ④81)字殘筆。“倉變”又見於④81、⑤貳102、⑤貳158、⑥129、⑥302、⑦3等簡,可參看。(二) 〼器□□□〼 (②19正)
〼足足□□〼
〼 □敬〼 (②19背)
按:本簡簡背文字應是習字殘留,簡背第一列第三個字形作:,疑是“下”字殘筆。第二列首字形作:,應是“許”( ④54+②14)字,用作人名,簡④54+②14“府許令[獄]司空給”可參看,或是同一人。(三) ②65+②85疑可左右綴合,綴合後可以復原“嗇夫”二字,綴合圖版如下圖:
按:兩簡未綴合前,楊先雲已經指出②65簡文字形爲“嗇夫”二字[1]、宋靜瑩也指出②85簡文字形爲“嗇夫”,[2]兩簡試綴後“嗇夫”二字筆跡連貫,應可綴合。另,簡首筆畫或是“鄉”字殘筆,“鄉嗇夫”簡文常見。(四) 〼□田二年
〼□□
〼[陽]□ (②16正)
〼匃手 (②16背)
按:“田”前一字,字形作“”,或是“始”字殘筆。(五) 〼□小不□〼 (②87)
按:簡首第一字作“”,或是“行”字殘筆。(六) 〼八□□〼 (②123)
按:最後一字作“”,或是“言”。(七) 猥□□〼
〼□□〼 (③22)
按:“猥”後一字,字形作“”,從犬從貴,或可直接隸定爲“”,具體含義待明。(八) 〼 署□〼 (③170+③40正)
〼□□〼 (③170+③40背)
按:“署”下一字作“”,或是“手”字,“署”或是書手名。(九) 〼 計校繆[長]〼
〼□□□□□〼 (③45)
按:第二行倒數第二個字形作“”,或是“鄉”字殘筆。(十) 〼内史〼
〼□ 〼 (③94+③104)
按:第二行字形作“”,或是“元”字殘筆。(十一) □□□〼 (③159正)
□〼 (③159背)
按:正面字形作“”,或是“其一人”殘筆。(十二) 〼□□□ 〼 (③166)
按:第二個字形作“”,或是“言”字殘筆。(十三) 〼□計〼 (③196)
按:首字字形作“”,或是“隸”(④78)字殘筆。(十四) 〼□□□〼 (③220)
按:最後一字作“”,疑爲“等”。(十五) 〼□〼 (③221)
按:未釋字作“”,應是“獄”(⑥11)字殘筆。(十六) 〼□□□〼 (③225正)
〼 □□〼 (③225背)
按:正面首字作“”,或是“書”字。(十七) 〼及
〼□及
〼及 (④40正)
〼□
〼□ (④40背)
按:簡背第一個字形作“”,或可補釋爲“非”。(十八) 謝明宏曾綴合④60+④14+④88三簡,綴合後釋文作:[3]
令□□訾浦謂
賤走僕僕陽手亟
木陽□非豕 ④60正+④14正+④88背
二年 書……
二……方□□與□陽丞□
……方方方手 ④60背+④14背+④88正
按:④60背第二列第三字作“”,或是“乙”。(十九) 〼□□小簪褭□□
〼□ (④101)
按:第一列末尾兩字或是“不當”殘筆,簡文可以參看④7 “益陽下資小簪褭不當用”(二十) 〼[所]假百目罔□六石一鈞□□□〼 (⑤壹11)
按:“罔”後一字作“”,或是“吏”字殘筆。(二十一) 〼不更益陽朢利公士□〼 (⑤壹25)
按:最後一字作“”,應爲“有”字殘筆。(二十二) 相□□□□□言□〼
□∠□□□□□□〼 (⑤壹37)
按:“言”前三字,姚磊已補釋爲“內史有”。[4]第二列第二字作“”,或是“令”字。(二十三) 〼獄□道〼 (⑤壹57)
按:未釋字作“”或是“訊” (⑦60)。(二十四) 〼禾租米九石□□□〼 (⑤壹60)
按:最後一字作“”,或是“斗”字。(二十五) 〼□[劾數]□〼
〼□七年□月□〼
〼……〼 (⑤壹72)
按:“月”後一字作“”,或是“庚”字殘筆。(二十六) 十二月癸□〼
言勿〼 (⑤壹98)
按:“癸”後一字作“”,應是“丑”(③6)字。(二十七) 〼□[屬喪]〼 (⑤壹146)
按:簡首字形作“”,疑是“亥”字殘筆,文例可參考簡⑤壹1:“〼年□月乙亥屬喪尉□級吏□所□〼”。(二十八) 〼□ (⑤壹172)
按:簡首未釋字形作“”,或是“年”字殘筆。(二十九) 〼□□賤畜□〼
〼□□□□〼
〼□□〼 (⑤壹323+⑤壹266+⑤壹205)
按:第三列末字作“”,或是“曹”(⑤壹208+⑤壹381+⑤壹382)字殘筆。(三十) 〼六人其三人[作]吏〼
〼□□者□三人□三人〼 (⑤壹209)
按:最後一個未釋字形作“”,或是“其”字右上部分殘筆。(三十一) 〼益〼 (⑤壹270正)
〼□□〼 (⑤壹270背)
按:簡背最後一字作“”或是“坐”字上部殘筆。(三十二) 〼□□〼
〼獻〼 (⑤壹292)
按:第一列第二個字形作“”,或是“鄉”字左側殘筆。(三十三) 〼□□〼 (⑤壹306)
按:簡首字形作“”,或是“守”字殘筆。(三十四) 〼□〼 (⑤壹316)
按:未釋字形作“”,或是“束”字。(三十五) 〼□□□〼 (⑤壹322正)
〼□□□〼 (⑤壹322背)
按:正面最後一字作“”,或可釋爲“月”。(三十六) 〼□有□〼
〼□ 〼 (⑤壹378)
按:第一列首字作“”,或是“學”(④3)字殘筆;第二列未釋字形作“”,或是“教”字。(三十七) 〼[書]莊里∠婦〼
〼 元年□□〼 (⑤壹388)
按:“元年”後二字作“”,或是“四月”殘筆。(三十八) 莊里寡婦□〼 (⑤壹394)
按:最後一字作“”,或是“陽”字殘筆。(三十九) 〼□以□〼
〼□〼 (⑤貳126)
按:“以”前一字作“”,或是“無”( ⑤壹392)字殘筆;“以”後一字作“”,或是“爲”(⑦471)字殘筆。(四十) 〼□□〼 (⑤貳191)
按:第二字作“”,或是“年”字殘筆。(四十一) 〼□〼 (⑤貳209)
按:未釋字形作“”,或是“丞”字殘筆。(四十二) 戊□所收虎購錢十一〼 (⑤貳307)
按:簡文“十”字,謝明宏疑爲“千”字所殘,[5]可參看。簡首未釋字作“”,應爲“寅”字殘筆。(四十三) 〼□盡乙〼
〼言之/四月□〼 (⑤貳325)
按:簡首第一字作“”,或是“戌”(⑤貳99)字殘筆,簡文可參看⑤貳99 “甲戌盡乙亥所收户賦錢一百七十〼”。(四十四) 〼□□〼
〼□□〼 (⑤貳361)
按:第一列第二字字形作“”,或可釋作“二”。(四十五) 〼□□〼 (⑤貳370)
按:未釋讀二字形作“”,或可釋作“元年”。(四十六) 〼□及有罪弗 (⑥25)
按:簡首未釋字作“”,或可釋作“吏”。(四十七) 〼□它有等
〼[比]二年它如律
〼□律令行在所 (⑥27正)
〼它有等[比]□□
〼它有等比二年九月
〼之日下失時亡日失 (⑥27背)
按:簡首第一字作“”,或是“行”字殘筆。(四十八) 〼則脾□黃〼 (⑥30)
〼春之鼠 (④79)
按:已有研究意見指出⑥30+④79疑可綴合,並且改釋⑥30原釋“則”字為“鼠”字,可參考。[6]在此基礎上,本文認爲,“黃”前一字作“”,或可釋讀作“其”。(四十九) 〼□見〼 (⑥58正)
〼□〼 (⑥58背)
按:正面第一字,有学者已補釋作“僕”,[7]簡背字形作“”,或爲“面”(⑦813)字。(五十) 〼□書〼
〼□〼 (⑥63)
按:第一行首字作“”,應是“年”字殘筆。(五十一) 〼令□三人〼
〼□□〼 (⑥73)
按:“令”後一字,楊先雲補釋作“官”。[8]第二行首字作“”,或是“敢”字殘筆。(五十二) 〼□朔乙□〼
〼□三月〼
〼□〼 (⑥101)
按:第一行“乙”後一字作“”,或是“丑”字殘筆。(五十三) 〼□〼
〼□坐〼 (⑥103)
按:第二行首字作“”,或是“它”(④87)字殘筆。(五十四) 〼□及□□〼
〼□不可〼 (⑥115)
按:簡首字作“”,或有可能是“道”(③92、④30+④43)、“遣”(④87、⑦309+⑦308)字殘筆。從文例看,簡⑦309+⑦308有“書到亟論留弗遣及發不當䌛行留”或與本簡相關,本簡“及”後一字作“”,或也有可能是“發”(⑦309+⑦308)字殘筆。綜上,第一行字形有可能補作“遣及發”,完整簡文或可參考⑦309+⑦308。(五十五) 〼史𣪠□〼 (⑥120)
按:最後一字作“”,疑是“故”字殘筆。(五十六) 〼一[牒]□〼 (⑥131)
按:最後一字作“”,對比同簡“牒”()字殘筆,最後一字亦有可能爲“牒”字左上部分殘筆。(五十七) 〼令□〼 (⑥144正)
〼敢言〼 (⑥144背)
按:正面最後一字作“”,應是“史”字殘筆。(五十八) 〼□城旦舂□〼 (⑥216)
按:最後一字作“”,或是“鬼”(嶽·四二1362)字殘筆。(五十九) ⑥221+⑥191已由姚磊綴合,釋文作:[9]
〼□手七年□月己亥丞相〼
〼亟論[言]□市□一[印]〼 ⑥221+191
按:簡首第一字作“”,應是“守”字殘筆。(六十) 〼□□〼
〼□〼 (⑥250)
按:第一行首字作“”,或是“可”字殘筆;第二行未釋字形作“”,或是“月”字殘筆;“月”上另有一些筆畫“”,可視爲一個單獨字形,故第二行或是兩個字形。(六十一) 〼□〼
〼□卅〼 (⑥252)
按:第二行未釋字作“”,應是“米”形,但具體是“米”字還是“粟”的下半部分字形,待明。(六十二) 〼……〼
〼□府〼 (⑥253)
按:第二行未釋字作“”,或是“之”形,相關文例可以參考⑦324“七年十二月辛未朔壬申佐治便[隄]徹敢言之府書”。(六十三) 〼□□□□□〼
〼𤻮論别□〼
〼□名□□□〼 (⑥269)
按:“名”後一字作“”,應是“籍”(②53)字右半殘筆,簡文文例或可參考⑥229“六人名籍”。(六十四) 〼□〼 (⑥293)
按:未釋讀字形作“”,或是“前”字殘筆。(六十五) 〼□〼
〼□期〼 (⑥299)
按:第一行未釋字形作“”,或是“亟”( ⑦21)字殘筆。(六十六) 陽丞□□〼
□□□□書〼 (⑦25正)
□□□□〼
□□□□/〼 (⑦25背)
按:簡背第一行第二字作“”,或是“年”;簡背第二行第一字作“”,或是“言”。(六十七) ⑦17+⑦55已由謝明宏綴合,綴合後釋文作:[10]
〼畀主尉等……〼⑦17正+⑦55正
〼己酉益陽□□〼 ⑦17背+⑦55背
按:簡背末尾二字作“”,或是“四年”。(六十八) 七年五〼
□□□〼 (⑦76)
按:第二行第一字作“”,應是“寅”字殘筆;第三字作“”,或是“益”字殘筆。(六十九) 〼□□〼 (⑦80)
按:第一個字形作“”,或是“可”字;第二個字形作“”,或是“里”字殘筆。(七十) 〼□ 〼 (⑦83)
按:未釋讀字形作“”,或是“書”字殘筆。(七十一) ……〼
十二□□□〼 (⑦88)
按:第二行第三字作“”,應是“童”字殘筆;最後一個字形作“”,或是“行”字殘筆。(七十二) □□□……〼 (⑦89)
按:第三個字形作“”,應是“書”字殘筆。(七十三) 〼□虜多〼 (⑦127)
按:第一字字形作“”,疑爲“矣”(⑦127)字。(七十四) 〼丞〼
〼到〼
〼□□〼 (⑦190)
按:第三行第二字作“”,應是“嗇”字殘筆;第三行第一字僅留殘筆作“”,疑爲“陽”字,簡⑤壹133“益陽嗇夫”可參看。另,⑦137正面第二字作“”,也有可能爲“陽”字殘筆,完整簡文或是“□ [陽]縣”。(七十五) 〼□〼
〼□〼 (⑦242)
按:第二行未釋字形作“”,有可能是“益”字殘筆。(七十六) 〼□〼 (⑦278)
按:未釋字形作“”,疑是圖形殘留痕跡。(七十七) 〼□□ 〼 (⑦335)
按:第二個未釋字形作“”,應是“司”字。(七十八) [昔]□□□□□〼 (⑦357)
按:第三個字形作“”,應是“年”字。(七十九) 〼□□□□[隸]□〼 (⑦362)
按:最後一字字形作“”,疑是“言”字殘筆。(八十) 〼□治□□□□□〼 (⑦369)
按:第四字作“”,疑爲“陽”字殘筆;第五字作“”,疑爲“倉”字殘筆。(八十一) 〼月甲子下資鄉□〼
〼此入□□□〼 (⑦394)
按:第二行第三、四字分別作“”、“”,第三字或是“米”,第四字或是“計”字殘筆,簡⑦330“米粟計”可參看。(八十二) □□〼 (⑦399正)
……〼 (⑦399背)
按:正面第一行作“”,或是“隹”字。(八十三) 〼 九月戊□□□〼 (⑦401)
按:“戊”後一字作“”,疑爲“子”字。(八十四) 〼□□□□□□□〼
□□陵□□□□〼
□□□□□〼 (⑦404)
按:姚磊已指出⑦404+⑦531 疑可缀合,可參看。[11]這裡僅就⑦404部分未釋讀簡文略作探討:第一行第一字作“”,或是“壬”字;第二行最後一字作“”,或是“當”字。(八十五) 〼□□□□□□□〼 (⑦450)
按:第二個字形作“”,或是“言”字。(八十六) 〼□解者□〼 (⑦469)
按:最後一字作“”,或是“敢”字左半殘筆。(八十七) 〼□□□□〼
〼□□□□□〼 (⑦489)
〼曰□□□〼
〼□臨□□〼 (⑦512)
按:網友“白羽城”指出⑦489+⑦512可以左右綴合,但未給出綴合後釋文。[12]綴合處可復原“曰”字完整字形,第二字形作“”,或是“不”字,其下仍有三字形,暫時不識。另外,楊先雲補釋“臨”下一字爲“昌”。[13]除此之外,第一行前兩字分別作“”、“”,或是“史”字、“可”字;簡③7“〼史可以□”文例或可以參考。據文例,第三字作“”,或是“以”字殘筆。整個第一行應該有五個字形。
⑦489+⑦512釋文整體調整如下:
〼史[可] [以]□□〼
〼曰不□□□〼
〼□臨[昌]□〼(⑦489+⑦512)(八十八) 〼□□□□□[以]□□〼 (⑦501)
按:“以”后一字作“”,僅留左半,或是“律”字,里耶秦簡等基層文書簡牘中常見“以律令從事”等文例,或可參考。(八十九) □□□□ (⑦503)
按:第二字作“”,或是“子”字。(九十) 〼□□□〼 (⑦542)
按:簡首字形作“”,或是“寅”字。(九十一) 〼□書到□〼 (⑦563)
按:簡首字形作“”,或是“官”字。(九十二) 〼□□□〼 (⑦597)
按:第二字作“”,或是“使”字;第一字作“”,疑爲“縣”字殘筆。簡⑦3“爲縣使漢長安”文例或可參考。(九十三) 〼□□〼 (⑦607)
按:第一字作“”,或是“錢”字殘筆。(九十四) 〼□·問〼 (⑦651)
按:第一字作“”,或是“言”字殘筆。(九十五) 六年四月丙午〼
具獄□□□〼 (⑦691)
按:第二行第三字作“”,應是“食”(③4)字殘筆。(九十六) 〼□□□〼
〼□〼 (⑦753)
按:第一行前兩字分別作“”、“”,或可釋爲“九十”。(九十七) 〼□梁〼 (⑦761)
按:第一字字形作“”,應是“丞”字殘筆,⑦307“益陽丞梁”或可參考。
[1] 楊先雲:《〈益陽兔子山七號井簡牘〉釋文校訂(一)》,簡帛網,2024年2月6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9360.html。
[2] 宋靜瑩:《讀〈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札記四則》,簡帛網,2024年7月31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9434.html。
[3] 謝明宏:《〈益陽兔子山七號井簡牘〉綴合(九)》,簡帛網,2024年2月24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9370.html。
[4] “yaoleilishi”:《〈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初讀》帖,311#。
[5] 謝明宏:《〈益陽兔子山七號井簡牘〉綴合(七)》,簡帛網,2024年2月17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9367.html。
[6] “白羽城”:《〈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初讀》帖,155#。
[7] “白羽城”:《〈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初讀》帖,243#。
[8] 楊先雲:《〈益陽兔子山七號井簡牘〉釋文校訂(二)》,簡帛網,2024年2月9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9363.html。
[9] “yaoleilishi”:《〈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初讀》帖,303#。
[10] 謝明宏:《〈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綴合(十)》,簡帛網,2024年3月1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9374.html。
[11] “yaoleilishi”:《〈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初讀》帖,183#。
[12] “白羽城”:《〈益陽兔子山七號井西漢簡牘〉初讀》帖,255#。
[13] 楊先雲:《〈益陽兔子山七號井簡牘〉釋文校訂(二)》,簡帛網,2024年2月9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9363.html。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25年1月8日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