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學術刊物 >> Bamboo and Silk >> 作者指南(中文)

作者指南

一、刊物範圍
  Bamboo and Silk 是由同行專家評審的英文學術期刊,由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持編輯,Brill出版。本刊關注中國先秦、秦漢、魏晉時期的出土簡帛文獻,主要涉及文字考釋、文本復原,簡帛文獻所見社會、政治、經濟、法律制度與思想、文化、語言及其他相關方面的研究,發表研究性論文、相關綜述與書評,反映中國簡帛文獻的最新發現與國際學界研究的最新進展。Bamboo and Silk 每年出版兩期,以2006年創刊的《簡帛》集刊爲依托,選擇《簡帛》已刊中文文章翻譯成英文刊載,同時接受尚未發表過的英文文章直接投稿。所有文章都經由同行專家匿名審查。

二、道德與法律條款
  作者投稿本刊時,就意味著已經閱讀並同意遵守Brill的《道德與法律條款》,請參看brill.com/downloads/conditions.pdf。

三、投稿
  Bamboo and Silk長年接受英文投稿。電子文稿請提交DOC(DOCX)和PDF兩種格式,發至編輯部投稿信箱BambooandSilk@whu.edu.cn。稿件正文與注釋中請勿包含與作者信息有關的內容。所提交稿件應包含兩個獨立文檔:(1)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工作或學習單位與通信地址、電子郵箱。(2)論文題目、中英文摘要(中文60-100字,英文50-70字)、中英文關鍵字(3-5個),以及論文正文。
  自接到稿件之日起3日內通知作者收到文稿;30日內通知作者是否通過初審。通過初審的稿件將納入正式審查程序,三個月內通知作者審稿結果,通過審查的文稿可能會被要求作進一步修訂。
  同一審稿周期內只受理同一作者的一篇來稿。請勿一稿多投。稿件體例、格式請遵從Bamboo and Silk《作者指南》(Instruction for Authors),同時儘量避免打印和引文錯誤。
   
四、綫投稿
  作者也可以通過在綫投稿系統Editorial Manager(EM)提交稿件,地址是:http://www.editorialmanager.com/bsms/default.aspx。首次使用需要註冊。打開網站點擊登錄功能表的“Register Now‘,填寫需要的信息。
  註冊後,選擇電子郵箱作爲您的首選聯繫方式。成功註冊後,您會收到一封含有您的用戶名和密碼的電子郵件。如果您忘記了用戶名和密碼,在登錄區點擊“Send Username/Password‘,然後輸入您在註冊時所用姓、名和電子郵箱地址,密碼就會用電子郵件發到您的郵箱。
  投稿前,建議閱讀本《作者指南》(Instruction for Authors)。通過網站投稿時,您會在逐步的指導下創建和上傳多種文件。所有的通信,包括編輯對修改的要求和最後的決定,都通過電子郵件進行。
  修訂稿的上傳方式與初次投稿相同。系統會自動產生一個PDF格式的樣本,用於評審需要。
   
雙向匿名同行評審
  Bamboo and Silk實行雙向匿名同行評審制度。通過EM系統投稿時,請單獨上傳一份包含稿件完整篇名、作者姓名和聯繫方式的文件。這份文件以及作者信息不會被透露給審稿人。其他文件(文稿、圖、表等)請勿包含有關作者姓名、單位等的任何信息。文件名和文件的信息也應該符合匿名評審的這一原則。
   
聯繫地址
  如果有關於稿件的問題,請聯繫本刊編輯部BambooandSilk@whu.edu.cn。關於EM系統的問題,作者可以聯繫Brill的EM技術部門 em@brill.com。
   
五、投稿要求
語言
  稿件請用英語書寫,標點、拼寫採用美式英文。
   
拼寫
  本刊使用羅馬字母(即拉丁字母)。中文詞語和姓名用中文拼音。除引文外,同一詞語的拼寫要保持統一。
   
連字符
  名詞不使用連字符,名詞之前綴以形容詞時通常使用連字符,中文拼音一般不使用連字符。例如:Xi Zhou(Western Zhou); pre-Qin; Qing dynasty; Dong Han (Eastern Han)。
   
漢字
  一般來說,漢字僅在某個詞語或名字第一次出現時標注於其後。原則上使用繁體字(即使是引用簡體字出版物)。在使用縮進格式引述成段中文文獻並且給出完整的英文譯文時,只需要寫出中文文獻和英語譯文(中文引文在上,譯文在下),無需標注拼音。
   
日文詞語和表達方式
  日語中的長母音應在字母上面加短劃綫,例如:chūgoku;kenkyū。
   
字體
  英文字體用Times New Roman,中文字體用Mingliu、PMingliu或SimSun(方正超大字符集)。日文字體用Mincho MS。正文字體用12號字,註腳字體用10號字。
  中文和日文不使用斜體。
  不要制作或用圖片代替字符集中已有的字。SimSun方正超大字符集擴展版包括很多生僻字,已超過7萬個統一中文字符。可參看unicode.org/charts/unihanrsindex.html。
  古文字原形,請以圖片形式嵌入正文,並另外提供TIFF或JPEG格式的圖片。古文字原形圖片,要求達到600dpi的精度。
  非統一編碼的字符,請用造字或描摹的方式,提供清晰、準確的圖片,以便統一造字。
   
篇幅
  研究文章篇幅一般不超過12000字(刊本約30頁),書評篇幅一般不超過6000字(刊本約15頁)。
   
六、稿件結構
  本刊體例參照《芝加哥手冊》(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chicagomanualofstyle.org/home.html),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Microsoft Word編輯,正文和註腳爲雙倍行距。
  不用非常規的文字處理形式,比如底綫、交叉參考的命令等,但使用通用的功能比如斜體字、居中功能等。每個段落的開頭用Tab鍵縮進,不要用空白鍵縮進。成段的引文作爲一個整體縮進,並且在引文前後各留一行空白。
   
篇題
  篇題之下寫明作者姓名(包括中文名),所屬單位、城市和電子郵箱。篇題後加上*號作爲第一個註腳:(1)如果是譯文,注明此前發表的信息;(2)相關研究項目和基金信息;(3)譯者的英、中文姓名。
   
標題
  一級標題請用黑體字。標題的號碼要左對齊。
   
摘要和關鍵
  中英文摘要:中文60-100字,英文50-70字。中英文關鍵詞3-5個。

和時間
  起訖頁碼、年代的前後兩個數字之間用短劃綫連接。頁碼格式如下:

第一個數字第二個數字例子
小於100 用完整的數字3-10;71-72
個位和十位數字都是0的三位及以上數字用完整的數字100-104;600-613;1100-1123
最後兩位數字數值在1到9之間,且十位數字爲0的三位及以上數字只寫出更改的數位上的數字,省略掉0107-8;505-17
最後兩位數字數值在10到99之間的三位及以上數字寫出更改的兩個數位上數字,或(需要的)更多的數字321-25;415-532;1536-38 ;11564-68;13792-803

  注意:有三位數字變化的四位數,必須寫出全部數字。如:1496-1504。
   
  年代數字格式如下:
  the war of 1914-18;the years 1597-1601
  the winter of 1900-1901;fiscal year 1975-76
  325-27 C.E.; 300-325 C.E.;327-325 B.C.E.
  注意本刊選擇用B.C.E.(公元前)和C.E.(公元)。
   
  標題中的日期數字不能簡省,如:
  An English Mission to Muscovy, 1589-1591
   
在位時間
  標示古代統治者的在位時間時,先用拼音寫出統治者的名字,然後寫出漢字名,再在圓括號中注明時間,時間之前用“r‘代表“reign‘。例如:
  King Huiwen of Qin 秦惠文王 (r. 337-311 B.C.E.)
   
參考文獻
  注釋採用腳註,採用WORD默認的阿拉伯數字1、2、3等連續編號,置於正文的標點(如逗號、句號、引號等)之後。第一次引用時提供著作的完整信息,之後省略作者中文姓名漢字和出版信息(出版者的地點和名稱、年份等)。
  引用同一期刊的多篇文章,在每篇第一次引用時提供完整出版信息,包括漢字。如果多次引用同一出版物,而作者或編者是某個機構,該機構名稱的拼音和漢字、篇題的漢字只在第一次引用時列出,之後省略。
  參考文獻中的中文資料,書名、期刊名加書名號《》,論文加〈〉。使用日語、韓語等非中文資料,使用其原本的論文號、書刊名號,如「  」、『』。
  引用前文的注釋,格式是:See n. 16 above。
  稿件最後附正文的參考文獻,標題爲“References‘。參考文獻以作者姓氏字母排序,同一作者,以出版年份排序。
   
省略表述與縮略語
  一般不使用省略表述和縮略語,如ibid(同上)、op. cit(同上)、SJZY(Shiji zheng yi《史記·正義》)。
   
著作
  引用書籍的內容時,依次寫出作者、書名,然後在括弧內注明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名稱以及出版年份,最後注明頁碼。例如:
  Henan sheng wenwu yanjiusuo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Xinyang Chu mu 信陽楚墓 (Beijing: Wenwu chubanshe, 1986), 102.
  Li Ling 李零, Changsha Zidanku Zhanguo Chu boshu yanjiu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 (Beijing: Zhonghua shuju, 1986).
  Zhongguo Shehui kexueyuan Kaogu yanjiusuo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ed., Yinxu Huayuanzhuang dongdi jiagu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 (Kunming: Yunnan Renmin chubanshe, 2003).
  Li Xueqin李學勤, “Kong Meng zhi jian yu Lao Zhuang zhi jian‘ 孔孟之間與老莊之間, in Li Xueqin 李學勤, Wenwu zhong de gu wenming文物中的古文明 (Beijing: Shangwu yinshuguan, 2008), 400–407.
   
簡牘帛書報告
  引用簡(含牘)帛報告中的原始資料時,依次寫出作者、書名,然後在括弧內注明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名稱以及出版時間,最後寫出頁碼、圖版號、簡號或帛書行號。例如:
  Hubei sheng Jing Sha tielu kaogudui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 Baoshan Chu jian 包山楚簡 (Beijing: Wenwu chubanshe, 1991), 124, fig. 54.
  Hunan sheng wenwu kaogu yanjiusuo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ed., Liye Qin jian里耶秦簡Vol.1 (Beijing: Wenwu chubanshe, 2012), plate 16, slips 8-19.
   
期刊文章
  引用期刊文章時,格式如下:
  Qiu Xigui 裘錫圭, “Tantan Suixian Zenghou Yi mu de wenzi ziliao‘ 談談隨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 Wenwu 文物1979.7, 25-33.
  Gao Ming 高明, “Lun Qiang pan mingwen zhong de Wei shi jiazu‘ 論牆盤銘文中的微氏家族, Kaogu 考古2013.3, 54-61.
  Edward L. Shaughnessy, “An Overview of Western Sinologists' Studies of Chinese Paleography‘ 西方漢學家中國古文字研究概要, Jianbo 簡帛9 (2014), 369-94.
  Wang Kaibo王凱博, “Shanghai bowuguan cang zhanguo chuzhushu (jiu) yanjiu er ti‘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研究二題, Zhongguo Wenzi 中國文字 (Xin 新) 41 (2015), 219-26.
  Yang Hua 楊華, “Baoshan jian 155 hao suojian chudi sangzang zhidu‘ 包山簡155號所見楚地喪葬制度, Jianbo yanjiu 簡帛研究 (Qiudong Juan秋冬卷2015), 61-70.
  引用刊物某一特殊刊號的文章時,依次寫出作者名、文章名、期刊名、卷號、期號和出版時間(寫在括弧中),最後是頁碼。例如:
  Schuyler Cammann, “The ‘TLV' Pattern on Cosmic Mirrors of the Han Dynas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68.3-4 (1948), 159-67.

中文刊物名稱
  引用中文刊物時,格式如下:
  Chutu wenxian yanjiu 出土文獻研究
  Guwenzi yanjiu古文字研究
  Lishi yanjiu歷史研究
   
網络論文
  引用網络論文時,格式如下:
  Hsing I-tien邢義田, “Zailun Sanbianquan‘ 再論三辨券, Wuhan daxue Jianbo wang 武漢大學簡帛網, July 15, 2016,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579.
  Chen Jian 陳劍, “Wangji Fanyin jiaozi shiyi‘ 《妄稽》《反淫》校字拾遺, Fudan daxue Chutu Wenxian yu Guwenzi yanjiu zhongxin wang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 July 04, 2016,2016,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850.
  
引用傳世古籍的格式
  下面是傳世古籍的標準名稱:
  Chun qiu 春秋
  Chu ci 楚辭
  Daode jing 道德經
  Du duan 獨斷
  Gongyang 公羊
  Guliang 榖梁
  Guo yu 國語
  Guanzi 管子
  Han shu 漢書
  Han Feizi 韓非子
  Heguanzi 鶡冠子
  Hou Han shu 後漢書
  Huainanzi 淮南子
  Huangdi neijing 黃帝內經
  Huangdi sijing 黃帝四經
  Lienü zhuan 列女傳
  Lun heng 論衡
  Lun yu 論語
  Lüshi chunqiu 呂氏春秋
  Mao shi 毛詩
  Mengzi 孟子
  Mu tianzi zhuan 穆天子傳
  San guo zhi三國志
  Shanhai jing zhushu 山海經注疏
  Shang shu 尚書
  Shang shu dazhuan 尚書大傳
  Shangjun shu 商君書
  Shi ji 史記
  Shi jing 詩經
  Shisan jing zhushu 十三經注疏
  Shizi 尸子
  Shu jing 書經
  Shuijing zhu 水經注
  Shuowen 說文
  Shuowen jiezi 說文解字
  Xunzi 荀子
  Xunzi jijie 荀子集解
  Yantie lun 鹽鐵論
  Yanzi chunqiu 晏子春秋
  Yi jing 易經
  Yin Wenzi 尹文子
  Zhanguo ce 戰國策
  Zhou Yi 周易
  引用現代版古籍時,首先寫出文獻名,然後括注出版信息(城市:出版社、年份),然後是英文逗號、卷數、句號和頁碼。如果一卷被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在卷號後加上A/B/C來表示。章節或段落的名稱寫在頁碼後面的括弧裡。如果引用某條注釋,寫在最後。例如:
  Shi ji 史記 (Beijing: Zhonghua shuju, 1959), 28.1401.
  Hou Han shu 後漢書 (Zhonghua shuju 1965), 60B.1980.
  Ying Shao 應劭, Fengsu tongyi jiaoshi 風俗通義校釋, ed. Wu Shuping 吳樹平. (Tianjin: Tianjin renmin chubanshe, 1980), 10.366 (“Wu yue‘ 五嶽).
  Lü Buwei 呂不韋, Lüshi chunqiu xin jiaoshi 呂氏春秋新校釋, ed. Chen Qiyou 陳奇猷 (Shanghai: Shanghai guji chubanshe, 2002), 2.98 (“Dang ran‘ 當染), n. 1.
  引用舊式頁碼的文獻時,格式如下:
  Guanzi 管子 (Sibu beiyao 四部備要 ed.), 15. 6a-b.
  Yi li zhushu 儀禮注疏 (Shisan jing zhushu 十三經注疏 ed., 1815; rpt. Taipei: Yiwen yinshuguan, 1997), 28. 337-34. 407.
引用出土文獻的格式
  出土文獻自題的篇名,以斜體、拼音表示,後面寫出漢字,如:
  Zhou Wu Wang you ji Zhou Gong suo zi yi dai wang zhi zhi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
  出土文獻原無篇名、由研究者擬名的,在篇名前加*號表示,後面寫出漢字,如:
  *Xinian 繫年
圖片
  圖片格式爲TIFF或JPEG。一般圖片必須達到300dpi以上的分辨率。彩色圖片在印刷時會轉化爲灰度的版本,作者要確保彩色圖片轉成灰度後不會降低其清晰度。作者要保證使用相關資料不會引起版權糾紛。
七、出版
校對
  被採用的稿件,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PDF校樣給作者審校。作者有責任校對稿件,強烈建議使用Comment & Markup直接在校樣上記錄校訂的內容。這個階段只允許修改小的錯誤,替換原來的稿件會導致出版延誤,所以不被允許,除非作者願意承擔由此產生的費用。校樣不僅寄回Brill校樣編輯,也要寄回Bamboo and Silk編輯處。
電子版
  Brill是一家RoMEO綠色出版商,將免費爲每位作者提供稿件的PDF電子文檔,而不提供紙質版本。
  作者可以隨時發表他提交的未經審稿的文稿。這是作者自己的版本,沒有經過同行專家評審,也沒有Brill附加的任何新的價值(比如格式和編輯)。文章經Brill刊載24個月以後,作者可以發表被採用的、經過同行專家評審並包含了評審後的修改和編輯、但沒有經過出版社排版的版本。出版社排版的版本,不可以用在任何一個知識庫和網站上。
八、出版授權
著作權轉讓
  投稿即意味着作者同意文章被採用、刊載後,該文的著作權就轉讓給了出版社。作者要簽署《出版授權表》(Consent to Publish Form)。Consent to Publish Form將與第一校樣一起發送給作者。
開放存取(Open Access)
  作者如果希望用開放存取的形式發表作品,可以選擇Brill Open選項。簽署一份Brill的公開出版授權書,繳納文章出版費用(APC),然後就可以在知识共享許可下,进行开放存取出版。
  關於Brill Open和Open Access模式,以及Brill公開出版授權書的更多信息,請登錄brill.com/brill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