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簡帛研究中心 >> 工作日誌 >> 2003年

2003年工作日志


陳偉、工藤元男教授(左2)在紅外線拍攝楚簡現場

香港大學查良鏞學術講座,陳偉教授作“禹之九州的最新發現”的報告



  元月,作為李學勤先生主編的《新出簡帛研究叢書》中的二種,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陳偉發表論文《張家山漢簡〈津關令〉涉馬諸令研究》(《考古學報》2003年第1期)。 
  3月,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前身——武漢大學楚文化與楚地出土文獻研究所組建, 陳偉教授任所長
  郭齊勇教授、陳偉教授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教授、早稻田大學長江流域文化研究所所長工藤元男先生簽署合作協議書決定雙方就楚文化與楚地出土簡牘進行實質性合作,期限為五年。早稻田大學與我方合作的項目得到21世紀卓越研究基地工程(21世紀COE工程)的支援。 
  韓國公州大學教授鄭夏賢先生前來與陳偉教授作合作研究,至8月回國。 
  3月29日, 彭浩、陳偉、李天虹、晏昌貴、肖毅、廣瀬薰雄等出席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召開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學術研討會”。陳偉為會議發起人之一。
  4月,陳偉發表論文《關於宋、鄭之間“隙地”的性質》(《九州》第3輯,商務印書館2003年4月)
  5月,陳偉教授與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單周堯教授簽署《合作編制“楚國楚簡單字、 辭例電子資料庫”協議書》。
  6月15日, 陳偉指導的二位博士研究生以優秀成績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華中師範大學教授熊鐵基先生任答辯委員會主席。劉國勝論文題為《楚喪葬簡牘集釋》,劉金華論文題為《〈算數書〉集校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6月,陳偉發表論文《新蔡楚簡零釋》,載《華學》第六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 
  7月28日,作為合作內容之一,日本早稻田大學提供的用於簡牘拍攝、解析的紅外線攝影系統(IRRS-100)交付使用。 
  8月,陳偉發表論文《竹書〈容成氏〉所見的九州》,載《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3期。 
  9月,李天虹《居延漢簡簿籍分類研究》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10月15至17日,陳偉、李天虹、劉國勝參加在香港中文大學召開的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陳偉提交論文《竹書〈容成氏〉零釋》, 李天虹提交論文《楚幣文“”字別解》, 劉國勝提交論文《記荊門左塚楚墓漆梮》(與黃鳳春合寫), 均收入《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 
  10月21至26日, 早稻田大學工藤先生教授一行3人來訪,瞭解紅外線拍攝楚簡的實況,踏勘荊州、荊門一帶出土竹簡的楚墓故址——包山、郭店、天星觀、望山等地。 
  10月27至30日,中心參與主辦的楚國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四省楚文化研究會在宜昌舉行。陳偉王然、羅運環楊華、晏昌貴、廣瀬薰雄等出席。 
  10月,陳偉發表論文《秦蒼梧、洞庭二郡芻論》,載《歷史研究》2003年第5期 
  11月7日, 陳偉、李天虹在北京參加申報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楚簡綜合整理與研究”的競標,一起參加競標會還有胡德坤副校長、社科部陳廣勝部長。 
  12月11日至14日, 陳偉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學參加21世紀COE計畫亞洲地域文化活用研究中心舉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亞洲地域文化學的構築”。14日上午,陳偉發表“禹之九州與武王伐商的路線——以竹書《容成氏》為例看楚簡的史料價值”的學術報告。 
  12月15,陳偉轉往香港。17日參加由香港大學中文系單周堯教授主持的香港研究資助局項目“楚文字資料庫研究”的中期檢查。作為合作方,陳偉演示了合作編制的子項目“楚簡文字、辭例資料庫”,受到專家好評。20日上午,作為香港大學查良鏞學術講座,陳偉作了“禹之九州的最新發現”的報告。 
  12月21日,龐朴、吳振武先生來訪。21日下午,吳振武教授作了“古文字字形分析”的學術講座。24日上午,龐朴研究員就出土文獻研究方法為研究生作講座。 
  12月22日,教育部社政司檔“關於批准下達2003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的通知”下達,武漢大學作為中標單位、陳偉為首席專家,獲得“楚簡綜合整理與研究”這一項目。 
  12月18日至21日,劉國勝參加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南方文明研討會”。 
  12月,陳偉發表論文《竹書〈容成氏〉共、滕二地小考》(《文物》2003年第12期)。